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地方,快递都是不送上门的,需要去快递代收点自取。当地就有人抓住了这个商机,拿下了这项业务。
除了顺丰和邮政这两家直属的快递点外,镇上共有三家第三方的快递点。一家专收圆通的快递,另一家与申通、极兔、京东合作,最后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合作的快递公司有:中通、韵达、德邦、百世、天天等等。后来借着极兔收购百世的契机,第三家还把第二家的极兔也抢了去,成了一家独大。
虽然我在这里说得硝烟弥漫,但其实本地人对赚钱这事并不上心。这点从这三个站点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敌对的关系,偶尔哪家人手不够了,他们甚至还会去帮忙。另一个不上心,体现在他们收件上,我寄包裹就曾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过,带电池不行、遥控器不行、手机不行、平板不行、体积大不行、水果不行等等,最离谱的,也是最常被拒收的理由,是他们没有合适的纸箱。
市中心的快递车一天只来一次,时间都在中午之前。如果包裹是中午以后到的市内,那就得等第二天才能收到。到了代收点后,工作人员会在包裹上写上收件人的手机尾号,然后分别放到各个小柜子里——站点用木板分隔出很多小柜子,每个小柜子都有编号,里面都放着差不多数量和体积的包裹。分好后,他们会给收件人发短信,短信内容有三点:1、快递到了;2、到的是三家代收点中的哪一家;3、具体放在了哪个号码的柜子里。收到短信后,我们要去对应的柜子里,根据自己的手机号后四位找包裹。找到后,拿去过机器,机器会进行扫码,并对取快递的人进行拍照。最后这个拍照环节,可能是为了避免有人偷窃,或拿错快递。
可能会有读者好奇,这个站点到底赚不赚钱。这个我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脸皮实在没有厚到去问老板娘月收入的地步。所以只能从当地人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一二。比如有次,一个当地的朋友和我闲聊,提到很早以前有快递公司找过她舅舅,问他愿不愿意弄一个快递代收点,这样能节省公司的成本,也能给他创收。她舅舅年纪有点大,这又是个新事物,在当地没人弄过,所以没有接受,继续做他的水果种植。种植果园的生意也算成功,赚了不少,但他得知代收站的赢利情况后,还是表示很后悔当初的决定。所以至此,代收站点的具体收入是多少,各位看官就自行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