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听一位师兄讲过,当年他去**读书报实习的时候,吃饭的问题是这么解决的,面试过关后,社长把他拉到食堂,指着他的脸,对,没错,他的脸,对大师傅说,他是实习生,以后在咱们食堂吃饭。于是,就餐问题圆满解决了,备注一句,三餐免费。当时俺听了心说,我擦,赶情那会儿就有刷脸这事儿了。抹把脸说,写到这里,问题来了,这事往大了说就是中国几千年的特色体现:人治。免费用餐的鉴别标准是食堂大师傅的判断力而非什么识别仪器。那么如果这位大师傅的三姑六舅来了,鉴别通过不通过呢。你别笑,你没看有多少单位的食堂、浴室都推行刷卡管理就是为了杜绝职工带家人来享受单位福利的。
再举一个很有名的实例:
下段引自百度:
蒋经国个人俭朴、务实、清廉的作风确实是风行草偃,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梅花餐”(五菜一汤摆成梅花形状而得名)取代了早年国民党权贵的奢侈饮宴。缘起于蒋经国在台湾各地基层视察期间,发现地方政府接待餐宴往往过于铺张、浪费,乃提出“梅花餐”藉以提倡俭约、简单、朴素作风。执政当局在全台唯有的台视、中视、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大打广告,提醒民众“台湾人每年吃掉一条高速公路”的无谓浪费,一时间“梅花餐”成了岛内的全民运动,尤其公务人员更是战战兢兢,严格贯彻。许多高官子女婚嫁喜宴也都大幅缩水,唯恐被小蒋点名批评。
好了,引用归来,请再看看同样是网上搜到的这几段:
蒋经国的幕僚们通过非正式渠道,向餐饮业的老板们“吹风”,叫他们执行政令时“不要太死板”,可以适当变通。老板们都心领神会,对蒋经国提倡的“梅花餐”进行了“大胆改革”――依然称作“五菜一汤”,可是,他们将原来的五只盛菜的盘子改成了五只大盆,在每只盆里再套装上五盘不同菜品,实际上变成了“二十五菜一汤”。
因为缺乏政策配套,“梅花餐”不久就变了样,除了在分量上大做文章,最後乾脆就变通为“双梅花餐”、“三梅花餐”。後来的情形是,如果宴客场子的主人是军公教人员,多半是先上五菜一汤,等吃完後再上第二轮五菜一汤,总共十道菜,但饭桌上看起来还是五菜一汤。蒋经国过世後,“梅花餐”也走入历史。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所以后来不仅“梅花餐”里每个菜的分量都加大,还出现了“双梅花餐”“三梅花餐”这种形式,一朵梅花吃完后,再上一朵梅花,分好几次上桌,反正餐桌上永远都是五菜一汤。
引用完毕,擦汗不已,对此只能说人民群众的智慧太过给力。某日与家人聊起此篇故事时,家人拍案曰:没错,我们也曾这么做啊。原来家中有位亲戚是某五星级酒店中层主管,多年前曾请家人到饭店免费用餐,当日席前上菜便是这般,上五菜,吃五菜,再上五菜,再吃五菜,盘子上了又撤,桌上总是五个。据亲戚说酒店里职工都这么做,喊自家亲戚朋友来吃免费大餐,为避免影响太大,大家便想出此等妙法,让吃席者显得面前菜色寡淡如正常就餐客人一般。俺,汗。要不怎么说两岸是同根同源同种呢,信哉此言。或者实事求是的说,人性原本就是这样的。
鉴于楼上的东东引用太多,那咱再来点儿干货,同样是这位亲戚讲的,我家这位亲戚不是什么名校毕业,**出身,从一名普通厨师熬到五星饭店中层主管,纯靠的是一份别人没有的勤奋和看透世情的沉稳干练,比如闲聊时听他云淡风轻的说起过他的老师,全国十大名厨之一,在厨师行里正经是响当当的人物,因为对领导不服,被饭店高管发配去做扫地工作。还有一个真实事例更让人深受教育,有一阵子饭店原料采购和餐厅服务因为一些事情搞的很不愉快,于是服务员们联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比如说他家那会经常有各处的大领导们来开会用餐啥的,比如说这上水果吧,一盘子红通通、亮晶晶的苹果,洗好了,放桌上挨个磕,磕到每个苹果上都个个带伤为止,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要上这样的苹果给领导们吃,结果领导没怒领导的秘书们先怒了,服务员们便说都是采购惹的祸。俺听段子擦冷汗之余也觉着服务员们这般干太过凶险,但毕竟只是听说而已没有亲见,或者当时现场转圜的不这般生硬。但还听说饭店财务主管新一到任,先赶紧请各处一干负责采购的专员们去吃大餐(当然不是在自家饭店),各种恭维各种笑脸,务必保证全程相谈甚欢,总之一句咱家刚来啥也不懂,全盼各位大神以后多照应,努力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完成等等等等。听的俺真是,原来总听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谁知道阎王有时也是弱势群体的来。听故事学道理之余,俺常觉得如俺家亲戚这般久历世情,久经考验的达人才真正应该去给应届生们做做讲演,告诉他们真实版的“工作那些事儿”。
<<红楼梦>>第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是一幅画贴在上面,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
当然,年幼无知如我等,年轻时估计都犯过贾宝玉同学这样的二,不过没关系,当我们在社会实践中碰的各种头破血流,当宝玉在狱神庙沦为‘击柝之徒’之后,对于人心世情自然会有更深的懂,不过大家也不用悲观啥的,外国文学名著<<基度山伯爵>>的结尾不是也说了嘛: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所以说故事讲到最后,还是大团圆光明结局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