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在路上(三)

第三个收获是,彼此需要,和而不同

大家都知道国际班虽然人不多,但孩子们的年龄跨度却很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丽的不同。而最难得的是他们虽然彼此不同,却彼此需要,和谐共处,成为彼此成长的助推器和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里有三张照片,前两张里面有同一个小姑娘,这个姑娘虽然个子看着高,其实还不到入学年龄,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发展起来,系鞋带对她来说就是很难的事情。虽然老师教了很多次系鞋带的方法,但每次她的鞋带开了都需要系很长时间,而且系的不牢,很容易散开。班里的小男孩们就主动扮演起小暖男的角色,看到她系不好鞋带,就会蹲下来帮她系好。而薛主任非常擅长发现研学途中美好的瞬间,把这些令人感动的瞬间拍摄了下来。

第三张图片中的两个男孩子,一个是四年级的,一个是初阶还不到入学年龄的孩子。在研学途中,年龄小的孩子在睡觉前很容易产生孤独情绪,会想念爸爸妈妈。这个年龄小的孩子就是在晚上睡觉前开始抽泣,想妈妈,不敢一个人睡一张床。这个四年级的孩子平时有点儿洁癖,别人碰他的东西他都嫌人家脏。可是那天晚上,看到小弟弟的孤独无助,他内心的柔软就被触动了,主动安慰小弟弟,最后还让小弟弟跟他一张床,抱着小弟弟睡。

这两张图片是每天旅途结束、吃过晚饭之后,老师带领孩子们一同完成当天的研学任务,写研学日记。在回答研学相关问题时,虽然他们记不住所有的问题,但总有人能记住其中的一些问题,所有互相提醒,共同完成,既复习了当天学到的内容,又尝到了彼此帮助,共同成长的乐趣。

其实在研学途中,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得特别突出,他们的知识能力互补,行为模式不同,但他们和谐共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

在曲阜孔府中,有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叫五柏抱槐。相传明朝年间,一棵柏树被雷劈开一分为五,但他并没有死,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许多年之后的一天,大约清朝时期,一棵槐树的种子落在了这柏树中间,并慢慢长大,与五柏和谐共生,至今犹存。我觉得这和谐共生的奇观与国际班孩子们的混龄特点遥相呼应,先来到国际班的孩子,与后来到国际班的孩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他们彼此不同,却彼此需要,共同创造出这世界上美妙的风景。

昨天,今天,明天

照片故事,这张照片从左边解读,从右边解读,老师都处于昨天和明天的链接处,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承担好传承历史,启蒙幼学的责任。正如家长分享中所说,国际班的老师们带孩子们出去研学,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陪伴,前期策划不说,在过程中,不光要照顾孩子们的安全,还要让孩子们不虚此行学有所获,晚上吃完饭,还要辅导孩子们去回顾一天的行程和收获,总结孩子一天之内的表现,订立第二天的目标,督促孩子们洗脸、刷牙、早点休息。跟在学校相比,要担的责任,付出的心血都多很多。但是因为我们相信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有了行走,才能有见识,也才能有胸怀。这一学年,我们研学五次,每一次研学归来都有老师累病,但我们依然坚持,为了孩子们得到最好的!

再生动的文字都无法表达我们的经历和感受,它只会变成我们思想的一部分,行动的一部分。孩子们认真地书写着论语中的经典篇章,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但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场景足以让他小小的心灵中多一分对仁爱的理解,那就是一颗善的种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340评论 2 14
  • 我观察了许多取的丰硕成果的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专注。在如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候,专注变的越来越难。我发...
    leafzl阅读 1,558评论 0 0
  • 我的那些年~开篇 前篇 小小少年~小屁孩 小小少年~小学那几年 小小少年~中学那几年 中篇 在中专的4年 我毕业了...
    仓储大叔阅读 4,158评论 2 2
  • 坐家厨师,是指主人为承办自家的婚丧嫁娶、寿诞生辰等酒席时请到自家来烹饪的厨师,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乡村地区的厨师行当。...
    小小小小闹阅读 4,576评论 1 7
  • 《乌尔的军旗》另一个发明是分层结构的时间连续性。军旗两面图像都分成三层横带,采用《瓦卡尔花瓶》式的条带分层法。但不...
    梦觉图像学阅读 5,796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