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接触和了解《史记》中记载的相关内容,从《周本纪》开始,不再详细叙述王位更替,只选择典型事例介绍,如果对于具体的继位或者其中的一些国君感兴趣,可以从原书中寻找。避免混乱,我将典故拆分到各段落,每段是单独的事件,望悉知。
周的始祖是后稷,就是在大禹治水时候被派遣分发稻谷和赈济民众的那位,因为出生之后被认为不吉祥而被丢弃,因而本名为弃。喜欢耕田种谷,观察不同的土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因而收获颇丰。被舜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赐以姬姓。现在我们通常认为,社稷中的稷是谷神,跟这段历史应该也有一定的关系。
谈到周,一定会谈到周文王和周武王,也就是武王伐纣的事情。辗转更替后,姬昌继承了后稷的位置,姬昌也就是我们说的西伯侯,即周文王。当时纣王为天子,荒淫无度,虐杀忠良,姬昌暗自感叹而被崇侯虎告发,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据说这时候姬昌增演《易》的八卦为六十四卦。随后,姬昌通过向纣王献宝而被释放。姬昌回到封地之后,励精图治。虞国和芮国发生了冲突,请姬昌裁决争端。但这两国的人来到周国国境之后,发现人们互相谦让,不由羞愧。随后,姬昌征讨了很多诸侯国,最后打败了崇侯虎。这时候纣王还在说,我就是天选之子,区区一个姬昌能做什么?次年,姬昌逝世,太子姬发继位。
姬发继位之后,并没有马上伐纣,认为时机未到。直到纣王诛杀了比干,官员和百姓纷纷逃往周国,姬发才下令进军伐纣。原文在这里并没有详细谈到姜尚,即吕尚,即我们常说的姜太公、姜子牙。姬发在牧野摆开阵势,纣王派兵七十万应战。结果,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却大都无心打仗,盼望姬发赶紧战胜,于是纷纷倒戈相向。纣王见势败逃,穿着宝玉衣纵火自焚。姬发向纣王的尸体射了三箭,随后砍下他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上。纣王的两个宠妃都上吊自杀,姬发也向她们各射了三箭,砍下脑袋挂在了小白旗上。最后,将殷商的遗民封给了纣王的儿子禄父,让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至此,武王伐纣告一段落。后代贬低帝这个称呼,于是自此后改称为王。
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就是周成王。但是成王年纪小,周公旦代管国事。这时候管叔鲜和蔡叔度怀疑周公篡位,于是发动叛乱,最后被平复,管叔死,蔡叔被流放。接下来有个周昭王,死得很冤枉,到南方巡视的时候,乘坐用胶粘起来的船被活活淹死。因为忌讳这件事,连报丧都没有,儿子穆王不听劝告,攻打犬戎,结果没打赢,自此大失人心,虽然后来明确法度,但用罚钱的方式并没能挽救颓势。
穆王死后,儿子共王继位,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共王,是密康公。当时,密康公和共王一起出游,有三个大美人前来投奔。说来也奇怪,这三个美女不投奔共王,而直接跑到康密公这来了。密康公的老母亲说,小人物拥有宝物,最后一定会灭亡。用现在的话来说,你得到的东西跟你的能力不符,最后一定会有灾祸。果然,只一年,密国就被共王给灭了。
接下来,要讲一下周厉王。这家伙也是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纷纷议论他的过失,他就找来一个巫师来监视,发现议论的人就直接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诸侯国也不再朝拜。随后,周厉王变本加厉,国人相见都不说话,只用眼色示意。这时候,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让别人发表意见,只是把意见堵了回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问题。等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会更大。但是周厉王哪里听得进去,最后民众实在憋不下去了,大家一起造反。召公为了保全周朝血脉,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周厉王的太子,可这太子,也就是周宣王,仍然不听建议和劝告,打仗又输了。
宣王之后,幽王继位,也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而那个叫褒姒的妃子,在《史记》中记载了相关身世,但依然神乎其神。据说夏朝时候有两条神龙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是褒国的先君,占卜后用木匣子收藏了龙的唾液,祷告后龙便消失了。就这样从夏朝传到殷朝,又传到了周朝,接连三代,都没人把匣子打开。周厉王不信邪,打开了木匣子,匣子中的唾液变成一只大蜥蜴爬进周厉王的后宫,一个刚换牙的小宫女便怀孕生下了褒姒。但宫女害怕,将褒姒丢弃,被褒国夫妇救下,最后褒国得罪了周朝,褒姒就这样又被献了回去,当了王后,生下了儿子伯服。
接下来的事情,春秋战国乱悠悠,暂且不在此处记载。可以结合《资治通鉴》《战国策》及《国语》了解。西周投降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自此,周朝灭亡。
周平王之后,周朝已经衰落,与此同时,强大的诸侯纷纷佣兵自立,形成了著名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对于“春秋五霸”,《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认为五霸应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的是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暂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