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曼陀罗,是在沙盘游戏的系统课上。沙盘课的氛围,没有太多理论,只是需要与当下的场域共鸣。在那种头脑很放松的环境里,我画了自己的第一幅曼陀罗作品。(此处应该有照片的,但我没放在身边,就略过吧)
在曼陀罗的绘画里,不需要模仿,只需要跟随心的指引或者说心之所向去落笔。只是去画,不用思考这到底是什么?画面呈现出来的结果,往往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打动人心的美。
在圆圈的包围中落笔,跟随心的指引。从空白到出现线条、形状、色彩,到最终完成,我们在用一种无声的语言,与自我在交流。
当下身心的状态通过曼陀罗的绘画被凝聚于笔端,画面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真实的状态。
圆圈象征着保护、界限、动态的平衡。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物都由圆形所组成。圆圈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图形。圆圈上的每一个点,离圆心都是同样的距离,也同样受着向心力的影响,向外扩散的与向内凝聚的两股力量保持着一种平衡。这象征着外在的显化行为,与内在的精神核心的联系,也是同样如此。
我们经常用圆融来形容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的确是有来由的。
曼陀罗绘画,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创造了一种艺术化表达的冥想空间。
我们现代大多数人都习惯了用头脑去思考,用头脑去支配自己的生活。最近越来越深得体会到,很多的痛苦和烦恼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我不想把头脑当成敌人,毕竟它是我们身体这艘航船里的一个重要部门,但是有时它实在太过武断,又总是无事生非。
太习惯于听头脑的,而忽略了身体的智慧。绘画、音乐、舞蹈这些都是逻辑、理性不太能管辖的范围,学习这些,大概可以让头脑好好放松一下,借此发展身体感官的觉知。
学习心理学的人,经常强调感受。这感受从哪里来呢?不是从头脑分析而来,而是先感受身体,再用语言描述身体的感受,进而来定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情绪能量犹如大海的波浪,在我们的身体中此起彼伏。有时当下的状态中,隐含着好几种不同的情绪。我们用语言来定义它,其实也只是为了方便交流和理解。
我们普通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情绪或者说情绪能量。这些情绪能量制造出我们身体的各种紧绷的、不舒服的感受。比如愤怒的情绪能量,常常是伴随着肺部与腹部的紧缩和压力。如果能在及时敏锐的感知到这些不舒服,并用不伤人、不伤几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有效地转化它,进而提升我们的智慧。而曼陀罗也是转化情绪的一种很好的工具。
萧望野老师曾说过,面对情绪的三个步骤。
首先感受情绪发生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其次不需要当下反应,制造更多不必要的因果。
可以找一个独立的空间,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或者释放掉这些有毒的情绪能量,不造成物质身体上的伤害。
最后,就是静心。在冥想的空间里,让内在整合与转化。
最后一步,尤为重要。
在我的理解和经验中,曼陀罗其实就可以作为最后一步静心冥想的工具,来帮助转化的发生。
荣格作为心理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就曾借助曼陀罗绘画的方式,来疗愈和整合自己。现在我们仍能从他所著的《红书》中来看到他的曼陀罗作品。其中每一张图都非常精致,里面隐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西藏喇嘛中,有画坛城的仪式。画师用一些天然的矿物颜料,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描绘出细节丰富的图案,然后在完成后随即把它销毁。
画面呈现得当下即时圆满。下一个当下又是全新的开始。他们专注于绘画的过程,却不执着于保留绘画的结果。这让我想到安妮宝贝所说的话,文字一旦被书写,它们便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而与写作者无关。
创造是一种只关乎当下的行为。创造者只是一条管道,当作品被创造出来,创造之流就已经完成。而作品是独立于创造者的。创造者又重新投入到下一个当下去,不对作品有占有之心。
我个人的创造经验还很少,所能分享得不多,内心对于创造仍有一份向往,希望这向往能化为行动。我的星盘中有太海相位,艺术是适合表达这份弥漫、融合的相位内涵的。用艺术化、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这是目前自己想要去体会的活法。
最近淘宝上,流行起了一种印度曼达拉画布。其中画布上有许多是颜色丰富的曼陀罗绘画图案。买回家做装饰,很方便。色调稍微搭配一下,家里就能营造出一种平衡神秘的氛围。而且这些经典对称的图案,是自带疗愈气场的。
生活中,细心留意下,应该是有许多曼陀罗图案的。比如一些结构对称的文字如回、田等。还有一些精致的地板砖上,也往往呈现出美妙对称的花卉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