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实在,不会耍嘴,不会反驳,只会干活默默付出,只会自己郁闷,而人们却容易记住他的缺点忘掉他的付出和忍受。
吐口水的可以是外人,但最不应该是他的家人至亲。
现实中许多人会有一种幻觉,选择了A,就发现B的好A的糟糕,选择了B就不断发现B的糟糕向往A的好。
这就造成一种错觉:“拥有的都是有问题的不完美的,没有的才是更好的或者完美的。”实际上之所以觉得A不好,是因为对A有了足够了解,即了解了优点又知道了缺点,但人们总是容易记住缺点忽略优点。所以B反倒显得美了。
平时我基本不抽烟,是可以一直不抽的那种,但压力大焦虑的时候会抽两口。
最心痛的是被自己最亲近的人捅刀子,那时候别说抽烟了,喘气都觉得难受,人在身体疲惫和心理打击到了极点的时候是不怕死的。
父亲离开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出门在外的我每日失眠,常梦到他,觉得这不是真的,他还没走。回到家里,我倒是能睡得很好,媳妇说我是假失眠,说我在说谎。她是不懂,我只有在家里才能克制自己不去想那么多,在家里才能把心里那些糟心事都暂时放下。如果死能见到父亲,若不是有家的牵挂,赴死一点也不可怕。
我试图倾诉,老婆说我的倾诉只是想让告诉别人我很孝顺。一瞬间我觉得夜如此漫长我这般孤独。
“我只是希望他活着,我哪里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是想说说话,那种无助的思念如万箭穿心一般如影随形,看到什么都伤感,都能想起他。
人到中年,身心疲惫,愈发孤独,没有共同的经历,连共情都不可能,理解更是奢望。
前路清楚,理解难有,关心难奢求,工作须努力,责任须肩负;犹如一块沙漠中等待风干的腊肉,漫天黄沙,孤苦伶仃,百转柔肠,潸然泪下,泪滴在沙土里,还没看见就已经干了。
古人说人生得遇一知己足矣。我们平时所谓的理解本质上只是基于某种“关切”的“妥协”或“安慰。
很多人有一个家,但很多人却孤苦伶仃直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