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说,愚人以偏见代替逻辑。
我发现这句话说的太对了,我们总是对一切事物抱有偏见。比如一听说《大赢家》还有一个韩版《率性而活》,于是嘲讽声涌来:大鹏就是不行,《大赢家》就是不行,差了《率性而活》太多了,根本不能比。
《大赢家》真的不如韩版的《率性而活》吗?
我看未必!
一、是改编而非翻拍,大赢家没有输
早在两年前我就看过韩版的《率性而活》,不带任何偏见的说,这部电影拍得的确不错,电影的设定也让当时的我眼前一亮。
听到《大赢家》的最初设定,我也以为这只是一部“东施效颦”之作。但看完电影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用心之作。你不能因为这部电影和《率性而活》的剧情比较相似,就偏见地认为它在模仿、翻拍。
改编和翻拍有着本质的区别。翻拍是指把别人拍过的电影再进行创作,重拍成自己的作品。而改编是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大赢家》和《率性而活》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改编自更早之前日本作家村井邦彦的《游戏永无结束时》,而《率性而活》也是改编自这部电影。
说《大赢家》远不如韩版改编的《率性而活》实在是我们的固有偏见,因为任何优秀的改编,都会被人说远不如原版,大家错把《率性而活》当成了原版,故把这种偏见也带了进来。
比如说主角严谨这种固执的人应该不苟言笑,大鹏太儿戏了;比如说严谨拿把塑料玩具枪抢劫,远不如韩版的真枪实弹真实;比如说大赢家的故事太浅,远不如韩版具有讽刺属性......
我想在这里问一句:所以为什么《大赢家》一定要照着《率性而活》来设定呢?
若我们能抛开心里的固有偏见,用全新的视野去看《大赢家》,你会发现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以我来看,《大赢家》远比《率性而活》更符合我们的观看习惯,叙事也更加地完整。
总之,《大赢家》绝对没有输!
二、大鹏的《大赢家》和《率性而活》,究竟有何异同?
先说说相同点,那就是《大赢家》和《率性而活》在大的故事框架方面是一样的。
由于银行和警察系统平时工作太过散漫,于是双方高层决定进行一次“抢劫演习”。在所有人都把这次演习当成是一次游戏时,只有主角认真地贯彻好自己的角色(劫匪),他罗列了详细的抢劫计划和预备方案。于是演习当日,认真“抢劫”的主角把警方耍的团团转,故事由此展开。
这个大的故事框架设定非常有趣,以致于当《大赢家》和《率性而活》都用这个框架时,大多人就把两部影片看做是无聊的翻拍。但其实两部影片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是一些细节方面的不同,更多的是双方不同的风格。
(1)故事内核的不同
《率性而活》的主角是一个警察,《大赢家》的主角是一个银行职员。双方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身份不同,但其实这关系到了整部影片的内核基调。
那就是《率性而活》是一部色调阴郁,讽刺政府和警察的一部讽刺片;而《大赢家》大大淡化了其讽刺属性,突出‘做人要认真’的观点,定位在一部喜剧片。
你说《大赢家》没有《率性而活》拍得深刻,那是因为《大赢家》根本不想拍得那么深刻,它一部喜剧片,为什么要拍得那么深刻?
所以在人物设计上,《大赢家》的确没有《率性而活》设计的出彩。他没有一个小心眼的署长上司,没有一个贪污的市长,这导致整个电影情节矛盾显得不够激烈。
并且与《率性而活》的内敛相比,《大赢家》的人物也多是夸张、喧嚣的。因为中国的喜剧电影一向如此,大多观众理解不了那种内敛的幽默,所以《大赢家》就故意把人物设计的浅一些,热闹一些。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我不认为《大赢家》在这点上做得有多差。
(2)电影表现形式的细微差异
第二点差异也是基于第一点的进一步解读,由于两部电影的故事内核不同,这导致了《率性而活》选择了内敛的表现形式,而《大赢家》选择了热闹的表现形式。
首先从整个电影色调来看,《率性而活》不管是从人物服饰、房屋装修,还是镜头色彩上,都偏向了冷色系。而《大赢家》则有所不同,更绿一些的风衣,黄色的皮卡丘头套,色彩夸张的塑料枪,镜头色彩都偏向了暖色系。
色调的不同在于两部电影的导演想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率性而活》想带给观众更真实的感受,即使你知道这是一场演习。但主演手里的真枪,满脸禁欲的主演,淅淅沥沥的小雨,都在不断地提醒你:主演随时可能暴走,这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真的抢劫。
而《大赢家》恰恰不想给观众这种真实的感受,你看一眼那五彩缤纷的塑料枪,就知道这是假的。你看一眼那迷恋肌肉男的女职员,就知道现场毫无紧张感。这些细节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你:这就是一部喜剧片,不要害怕。
(3)《大赢家》的小细节更贴近现实
最后我认为《大赢家》在一些小细节方面远比2007上映的《率性而活》更能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警察正急得冒火,儿子正在银行“抢劫”,而严谨的妈妈拿起大喇叭就旁若无人的开始给儿子征婚。
孙子在一旁低头玩游戏,爷爷在一旁不断絮叨着,玩手机对眼睛不好。边说边从口袋掏出一把钱,塞进孙子的口袋。
还有严谨妈妈叫大家赶紧看直播,自己儿子正在“抢劫”;肚子饿了大家一起叫外卖吃火锅;银行的智能机器人,总是对老公爱答不理的孕妇......
这些小细节像是一个个小彩蛋,搞笑而真实地重现了我们现实当中的无奈,让我们在看电影之余莞尔一笑。
的确,《大赢家》没有《率性而活》显得深刻,但一部电影真的要上升到什么高度才算是好电影吗?
我反而觉得点到即止,热热闹闹的喜剧电影也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三、关于《大赢家》的创作难度,这部电影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大赢家》和《率性而活》除了以上这些理性方面的对比之外,非理性的说,《大赢家》的创作难度要显得更大。
一是因为《率性而活》和《游戏永无结束时》两部珠玉在前,那么《大赢家》的改编就会有些尴尬。改得太多的话,就陷入了为不同而大改的陷阱,导致剧情分裂;如果改得太少,那就显然没必要再拍一部翻拍片。
于是你可以在《大赢家》上面看到一些直播、催婚、夫妻矛盾等贴近我们中国人现实的小细节。这些不同并非编剧的随意为之,而是他们的精心安排。
另一方面,《大赢家》也难在了其主演叫做大鹏。靠着《屌丝男士》大火的大鹏代表了网剧的一大巅峰,但其转型大荧幕的第一部电影《煎饼侠》有多少票房,就伤了多少人的心。
《煎饼侠》的祸根使得《缝纫机乐队》为此买账,这还远远不够,《大赢家》显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为《煎饼侠》买账。
这些东西都是观众在电影之外的感官,但确确实实为《大赢家》增添了一份难度。很多人不是讨厌《大赢家》,而是讨厌大鹏。
对于一部改编电影而言,往往平局就是输,《大赢家》显然没有比《率性而活》精彩很多,那么在很多人看来,《大赢家》就是输了。
但我还是想告诉更多的人,改编不比原创容易,面对优秀的前作,我感受到了《大赢家》的态度。
最后再说点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或许根本没有看过韩版的《率性而活》,只是人云亦云的觉得翻拍不如原版,这是非常盲目的。
我们总是喊着原版无法超越,原版无法超越。
其实无法超越的不是原版,而是我们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