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58天
原文阅读: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讲解:
子张询问怎么样做到贤明,孔子说:“点滴浸润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陷不能生效,就可以称为贤明了;点滴浸润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陷不能生效,就可以称为德行高远了。”
启发思考:
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48岁,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前面《先进篇第十一》中孔子评价他“师也过”和“师也辟”,说他的性格有些偏激。《论语》里子张出现较多,共18次,他的困扰和疑惑不少,经常向老师求问,《论语》中记录他向孔子提问了11次。
此章就是子张向老师请教,怎样做到贤明。孔子的回答体现出其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语言才华。
“谮”,是中伤,污言。“愬”,同诉,是倾诉,诉冤。“谮”和“愬”都是说坏话、进谗言,诬陷、诽谤别人的意思。“谮”“愬”他人,是最容易激起人的情绪。有的人诬陷他人时,拐弯抹角,温水煮青蛙一般,像水慢慢渗透一样让人不知不觉;有的人攻击他人时,尖酸刻薄,让人感到像刀切皮肤一样痛心,被攻击者就易于被激怒,难以冷静处置。
“浸润之谮”和“肤受之愬”两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孔子对人性体察之深刻。 一般情况,听人讲别人的坏话,因为事不关己,往往就不会在意,久而久之就受到影响,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如果听人诬陷自己,虽然很微小的事情必然会起反应。因此,听人谗言,虽如细雨点滴而能洞察;听人诬陷,虽有切肤之痛而不动心,这才真正称得上明睿。
点滴浸润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陷最容易影响人的情感,而且难以觉察。因为人的认知判断与自己的感受往往有极大的关联性,即便是非常理智的人也很容易受到自己感受的主观影响,从而失其客观的认知。如果面对这样的情况,依然能看透实质、不为所动的话,那一定是明智而富有远见之人。
当然,要想做到“明”,并不是真的无所不知,谁也无法欺骗自己,而是如果被人骗的话,自己采取的态度是接受:接受有人会欺骗自己、会伤害自己,但这并不会改变自己对其他人的至诚态度。
所以,当有人来说其他人是非的时候,谨慎对待。来谈是非者,往往就是是非人,不做简单的判断。而且,明与远是密切相关连的。一个人如果能够认知客观、明智,就能由近知远,富有远见。同时,唯能知远,眼前才不会蒙蔽。明智之至,是见识卓绝,更是心胸宽广,心怀坦荡,德行高远。这是衡量君子贤人的标准,也是提升自己追求更高智慧和德行的标准。
在认识和判断人与事的时候,努力做到客观明智、富有远见,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刚阅读到一本连续修订了7版的跨界畅销书《这不科学!》,其中的观念和方法,可能会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我们在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人或事时,可能由于错误论证、错误信念和错误感知而产生错误的判断。但是,一件事情要想发生,必然会受到逻辑可能性、物理可能性和技术可能性的约束,要是违背了其中任何一种可能性,那肯定就不会发生。
例如,亚里士多德总结过的不矛盾律就是最典型的逻辑规则,说的是没有事物能同时具有某一属性,又不具有该属性。比方说,一个人的观点不能既是对的,同时又是错的,圆形不能是方的,单身汉不能是已婚状态,等等。
当我们分析判断所遇到的人或事,既要考虑人性的特点,更要考虑逻辑、物理和技术上的可能性。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提出建议:“一个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命题,我们最好不要去相信它。”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才可能逐步做到贤明和富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