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中第33期坚持分享第318天
1. 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非暴力沟通》
感悟
一、我们要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所以我们要诚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此时,如果我们的感受使他人不舒服,这是他人的事情,无须因为怕他人不舒服而压抑自己。
但是,要注意:我们只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有所评判,这个感受是源于自身而非他人,是“我感到……”而不是“某人/某人的言行令我/使我……” 。
句式:描述事实+感受+原因(需求、期待与价值取向)
例: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他们取消了合同,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期待、价值取向后,不能强求别人做什么来满足我们,因为如果强求,就意味着没有尊重别人的感受,也意味着排斥不顺从,这就会激起对方的抗拒,关系中一旦出现对抗,就有陷入恶性循环的风险。
总结:我们要将需求具体明确地表达,但是表达的目的只是让对方明白,而不是让对方必须服从与满足我们。
几个难得:
跟孩子约定了假期应承担的家务,虽然孩子都会有所拖延,也没有做到完美,但孩子都会去做,难得!
跟孩子约定家务时,谈到妹妹仍在上课,于是就痛快答应妹妹放假前负责所有铲屎任务,难得!
用自己零花钱买零食,然后与妹妹一人一半,难得!
催促孩子去做作业,虽然孩子并没有去做,但是很干脆地表示去做,难得!
看着孩子不完美的家务,想唠叨,但是想到孩子能做就是好的,控制自己,不唠叨,难得!
当孩子拖延的时侯,想发火,然后想到这是自己的感受,自己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不能强迫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就管住了嘴,难得!
跟孩子说话的时侯,有意识按照非暴力沟通方式去进行,当没想好怎么说的时侯,能忍着,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