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的紧张

“妈妈,我们下周五期中考试,要是我考不好怎么办?”最近,女儿总是会这样神经兮兮地问、傻傻地想。

“我最近老师也很紧张,带着我们复习一遍又一遍!”她这样说。

“没关系,我相信你会考好的!”我这样鼓励说。说心里话,我知道数学是她比较差的一科,之前也有考砸的几次经历,有被我罚跪的经历甚至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心头。

如今,看她女儿考前这样紧张,让我后悔当初的冲动惩罚呀。为什么会紧张呢?

考完之后,家里人都会问考试成绩如何;考完之后,大家会对她充满期待,问她要奖状;考完之后,大家会给她有一定的同学间的横向比较……这里的“大家”指谁呢?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舅舅、姥姥等所有的长辈都会关心、过问,这真是给孩子好大的压力呀,况且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考试!如果遇上高考,岂不是给孩子的压力很大,让孩子更加紧张!?

难道对于孩子的成长,只有考试成绩是最重要的?对于大家过高的期待,孩子能忍受得了这样的重望吗?在孩子的孩子成长中,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哪个更重要?

我认为,当然是纵向比较更重要,也就是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在前后学习等各方面的进步更重要,即当下的学习比之前的学习有进步就好,而不是局限于、纠缠于孩子和同龄人的过多的比较。

女儿成绩中上等,尚且如此担心,那在她成绩之后的孩子们,岂不是更加有考试的心结和压力?考前、考后,对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如何评判,如何鼓励,如何期待,如何关心过问?我们全社会、家长和学校方面,都应当形成一种正确的理念,不能给孩子们施压,不能给孩子造成显性或隐性的压力,对吗?

“宝贝,也曾经有一次我记得你数学考的不错,总分在全班也是第四名,你数学是怎么考97分的?”我启发式地问。

“那次出题,简单!”女儿快乐地回忆着,“嗯,我记得,那次考前妈妈你帮我从前到后复习了一本书,虽然复习得很快,但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连贯了一遍呢!”

“会了不难,难了不会。我记得上次在考前,咱们还坚持每天练习了一些数学题,对吗?我们特别注重了查漏补缺,对吗?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经验?”我继续启发她。

“对啊,对啊!”女儿变得不那么紧张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针对数学这一科,跟她一起制定考前的复习方案:第一、复习课本连贯知识点,第二、针对掌握不好的题型,多练习;第三、注重查漏补缺,积累错题。同时,我还准备小时候数学老师跟我们讲的故事:陈景润练习数学的故事,跟孩子分享,鼓励她见贤思齐呢!

有了计划和信心,我想,她会更加从容应对考试。然而,对于家庭成员的想法正确与否,我仍要努力沟通,虽然自己一直在研究思考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可是家人的不当言行、家教方法,总会有意无意地创造着紧张的气氛,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心态、考试心态。

家长们、老师们,开动脑筋,摆正心态,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勤加练习,充满自信地参与人生的每一次大考和小考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