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祈祷词,叫做“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
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
我们把这句祈祷词精简一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
这两句话,前者讲的就是专注精进,后者讲的就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同时结合起来,才能既保持积极上进,又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想我的烦恼又多少来源于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
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环境,控制不了我们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的父母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再怎么样愤怒,他们还是不符合你的期待。
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着。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喜欢我们。
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的人都会死,而我们还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
只要我们不承认某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应该要这样”的图景,某种意义上,应该思维就是对我们控制不了的事实的执着。
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
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早上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散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如果不能控制每天都这么做,你至少可以控制一天。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你是能控制:你控制不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但是你能控制自己怎么想。
可是我们并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在我们的眼里,这些事情好像太小了,它又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所以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能控制的事情。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里,有那些事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专注到你能控制的部分。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这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也许你要问:有些事既有我能控制的部分,又有我不能控制的部分,那该怎么办呢?
比如我给同事留个好印象,同事怎么想我,当然是我不能控制的,可是我也可以勤快一些,多帮一些忙,给他们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似乎也会大一些。这样想是有道理的。
实际上,很少有事情是绝对不能控制的,或者是绝对能够控制的,很多事情是混杂在一起的,既有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又有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那该怎么办?
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对于不能够完全控制的事情,把你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找出来,并把它们做诚计划,那我们就不会陷入到焦虑当中,因为我们一直都是有事可做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都能够用这种控制的两分法来控制焦虑。也有一些人做不到,因为它们的思维被另一个问题带走了:这件事重要不重要?
这是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大部分人只会注意到这件事重要不重要,而不会去想在这件事里,我能控制的事什么。
可是如果我们用理性想一想:这件事是很重要,那又怎么样呢?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你就应该能够控制它,还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你就应该担心呢?
如果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你就期待自己应该能够控制它,这就是一种应该思维了,这里面有我们天真的幻想在。
如果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我就应该担心,这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如果你任由自己担心,那你也就放弃了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
你明明能够通过控制的两分法来让自己变得专注一些,却一定要任由自己焦虑,让你的焦虑破坏了你的行动力,这也是不合理的。
总结一下,什么是控制两分法
第一步,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先想想这件事是不是你能够控制的。
第二步,如果不是完全能够控制的,就想想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在哪里,把这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这会让我们意识到,哪怕我们没法决定很多事,但我们仍然有很多事可做。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它能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