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对应试教育的批驳,使得知识的学习似乎成了众矢之的。仿佛课堂上传授知识变成了一种负罪,变成了一种不能为之的行为,好像知识的获得如果用灌输讲授似乎成了最大忌讳。
知识的获得在于积累。有学者认为知识的积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知识就是力量,力量的来源在于知识。可究竟在什么时候知识被人所诟病呢?难道知识本身是错了吗?难道知识将不再有力量了吗?
问题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恰恰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人们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是增加的,是减少了。知识的匮乏导致了人类认识的肤浅而认识的肤浅,导致了人们对知识作用的非议。手机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甚至连一篇完整的文章读起来都变成了一种奢侈,人们的知识获得变成了一种滑屏时代。人们用那些所谓可怜的知识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满足感。而铺天盖地的论说阅读的重要性,可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地。在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人们少了许多思想和判断,大多是人云亦云。人们只相信他们所看到的,只相信他们所听到的,而对那些大多数没有看到没有听到的知识和智慧,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能不说这是目前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