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腊八粥》,这一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聚焦“馋”和“粥”,深入理解课文,感知人物形象,领悟作者是怎样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
2.感受腊八习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温馨。
3.拓展阅读不同作家笔下的“腊八粥”获得美的熏陶。
部分问题设计:
1.如果让你拍以《舌尖上的中国》的方式拍《腊八粥》,你将如何安排镜头?请试图画出思维导图。
依据:在人的心灵深处,一定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21.兴趣的秘密何在58页)拍影片情境的创设,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其实也是努力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造和设计,这无形之中会产生关于把握知识的欢乐。
2.文中的哪句话令你忍不住咽口水,想起来好久没有吃到的最爱?仿照第一自然段写写看。
这道题是课后习题的变形,第一课时,学生读起第一自然段觉得很自然平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真正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写,效果却差强人意,有人直接说不会经过一番讨论,难就难在:怎么把直接写食物的少部分句子呈现得有活力,有诱惑力?清楚了,这个问题中的问题,再去读,去思考,得出——将食物拟人化。
如苏氏书中所说“你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孩子们十分明确地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也就是说,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51.要使知识“活起来”145页)
“当他们把不懂的、不清楚的地方找出来以后,就可以建议他们:把一切好好地想一想,要精力集中,把自己的思路用笔写下来。”(51.要使知识“活起来”146页)
3.请用一句话概述:“馋”与“粥”的关系。
本文的题目是《腊八粥》然而大部分文字都在描写一个小孩儿的“馋”(等粥),即使到了最后“吃粥”,作者也并没有直接写“粥”而是写一家人吃粥的情态。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其实也能明白,表面上文章是围绕“腊八粥”,其实更侧重人物形象的刻画。用“馋”来衬托“粥”的美味。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