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到如何说服他人时,我们通常都会说“要换位思考”,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大家经常陷入到以自己的感受强制模拟的陷阱中。
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女生在劝闺蜜分手时,会说“如果我是你,我才不会在这种渣男身上多浪费一秒……”又比如某个滋补品在包装上的宣传文案“让您享受千古传承的秘方……”
这样的劝说,似乎都是试图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事实上却依旧是把自己固有的观点套上不同的人称而已,所以上面那位女生既没法把自己的感受转移给闺蜜,也无法让闺蜜承认“渣男”这个定论。
滋补品的策划者一定是想强调自己产品的历史性、独特性,从而传递出可靠、与众不同的理念,但这些特点更有可能是内部讨论会上提出的竞争策略,是团队的观点,而非用户的感受。
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换位思考”,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1.制造感受
2.借用人性的弱点
3.激发自我刺激
1.制造感受
当我们想要说服对方做我们预期的事情时,需要摒弃我们自己的验证方式,用对方的视角去体验他们所面对的问题,设计出能够被感受的语言,用对方的感受说服对方的行动。
什么才是能够被感受的语言?
“我爱你,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这样的表白看似荡气回肠,实则没有可以感受的内容,但如果把双方交往过程中的特殊场景提炼出来并加以渲染,就很容易把对方拉入到一个情感升温的回忆中,加速正反馈——“原来他记得这么清楚,原来跟他一起挺愉快……”
当然,如果你有充分的把握,直接说开头的三个字即可,把这一套说服技能用到日后的琐碎中。
某个毕业生去面试,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当过学生会主席、拿过XXX奖项,有团队意识、责任感”,这样的陈述不是不可以,但是在可信度上缺乏支撑。
如果加上这样一段:“我独自带领十个人的小团队负责过XX活动,从方案策划到落地执行,有X个小组,分别组织情况是……最终的活动有XX人参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么一说,面试官就能感受到你的职业素养,甚至能判断适合你的职能方向。
记住,你的故事总是比平白直抒的介绍有说服力。
故事与理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交流方式,故事是情感面向的,是把人拉进一个又一个场景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为自带画面感属性,人们能快速感知、理解,并在这个引力场中拍手叫好。
因而每届大选时,候选人总是用故事引导公众的情感,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
特朗普在南卡罗来纳拉票时,就曾出现过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士,满含热泪地讲述30年前特朗普帮助希尔夫妇捍卫祖辈经营三代的农场,而她正是这对已故夫妇的孩子,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令在场的许多人为之动容,在一周后的选举中,特朗普获得了南卡罗来纳的全部50张选票。
而理论不具备故事的特性,它更注重事实,通过研究结果、数据分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需要人们消耗更多的脑力、精力去分析理解,这意味着让对方认同你的门槛更高,这样的群体占少数。
所以手机厂商如果想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就需要在更广的用户群上制造感受,比如vivo在官方商城用“美颜自拍,绽放春日好气色”、“照亮你的美”等能带来使用场景、感官体验的文案,看完就能浮现出画面和感受,快速理解产品的核心卖点。
但如果面对的是测评论坛,那就需要提高认知门槛才能更好的迎合用户,因为在专业性较强的社区中,你所面对的发烧友对故事并不感冒,他们的兴奋点在于参数、材质、手感、跑分等等,他们在这个领域的认知能力足够强,使得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从理性而非感性的层面去剖析。
因此只要你所面对的不是该领域的专家(否则劝说不成,还可能会被策反),你就可以用制造感受的方式说服对方。
2.借用人性弱点
知道对方在选择中的疑虑,利用人性的弱点制造动力。
a.规避损失
得失之于人们而言,常常都是“失”的影响更大,所以当你在劝说他人时,用“这么做你可以得到…”还不如用反向句式“不这么做你会失去…”
如果有一家乳腺癌体检机构要做推广,应该用哪一句文案:
1)请你每年定期接受乳腺癌检查,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罹患的癌症。
2)如果你不每年接受乳腺癌检查,你是在冒可能罹患癌症却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治疗的风险。
显然第二句对人们造成的刺激更强烈,为规避这样的风险,大家都自发提高对乳腺癌的关注意识。
相同的道理,长期健康的婚姻关系不仅仅只是因为夫妻双方的共同经营维护,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离造成的的风险在持续增加,只要规避损失的动力依旧大于获得利益的动力,夫妻双方都是尽量避免。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当一个男人出轨时,女人又哭又闹、用近乎失态的样子去挽回,结果往往是女人折腾得越凶,男人就越想逃离;但如果这时候女人很淡定地让男人走,话语中没有一丝波澜,那么男人反而会局促不安,加深对这件事的本质思考。
看似不像是劝说的言行反而起到了劝说的作用,这都是抓住了人性中厌恶损失的特点。
b.贪嗔痴
正如我现在使用这个概念来论述这件事本身就符合人的原罪,因为人性分明可以继续细分出更多的特点,并加以利用转化为说服的动机,却偏偏试图用“贪嗔痴”来一言以蔽之。
在这个特性上,很多人尝试回避、抗拒,认为自己能够摆脱“贪嗔痴”,然而真相却恰恰相反,我们真实生活中的动机诸多来自于此,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说服他人和自己。
比如常考满分的孩子这次考了99,,另一个常常不及格的孩子考了60,结果那个99分的孩子回家被痛骂了一顿,还被锁在家里反省,刚迈上及格线的孩子不仅得到赞赏,还被允诺可以去海洋公园玩。
长期以往,第一个孩子的成绩可能会逐渐下降,而第二个孩子的成绩反而会有所上升,且不论99与60各自的上升空间问题,前者是被消极刺激的,不断激发性恶的部分,后者是被积极刺激的,激发的是性善部分,换言之,第一个孩子或许会在持续的“嗔怒”中会进入恶性循环,第二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满足“贪”的本性,他就会更加努力。
一个人既有寻求自我突破的意识,也有自甘堕落的随性,往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外界如何引导内在的驱动。
在饭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劝人制怒的话,“就好比您是一只兔子,本该去赛跑,有希望拿块奖牌,却偏去和猪打架,还没打赢。”
前半句先是指明了对方的长处,并且告知其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后半句揭示当前的真相,即对方如果把时间浪费在“猪”一样的对手上,就会一无所成。你看,既满足对方的虚荣,又铺好下台的台阶,还暗示了存在的风险,对方立马就被说动了。
3.激发自我刺激
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大家听到最多的一类话就是“别劝我了,除非我自己能想明白……”
所以通常我们也会承认这样一个既定的“事实”:劝人戒烟是没用的,除非他自己想戒。
真是这样吗?从现象上来看,好像是这样没错,一个人突然想通了某件事,采取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做法,但事实上在这个决定背后隐藏着一个说服因子的蓄水池,往里灌水时看不到任何动静,一旦水满开阀,蓄积的势能才会带来强劲的效果。
所以并非劝说无效,而是需要提供有效的说服力,不停地激发对方加快自我刺激,最后由内在的动力去推动。
首先要明确的是说服对象是否存在这样的动机,其次是如何放大、加强这一动机。
对于一个老烟枪来说,他或许想过戒烟这回事(存在动机),但由于各种客观环境导致这个念头一晃而过,动机没有被强化,更无动力可言。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强化动机,刺激对方自发产生动力,提问是一种特别巧妙的说服方式,它没有命令口吻带来的不适,反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引导,促使对方持续思考戒烟的动机。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问“为什么不戒?”对方会加强抽烟时放松愉悦的感受,告诉你抽烟快感的同时还向你吐个烟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应该这样问:“你为什么想戒烟?”
引用迈克尔6问来解释如何引导对方,加强我们的说服力:
1)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如果是说服自己,我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2)你有多想做这件事——从1到10选择一个数字,1代表一点都不想,10代表迫不及待地想做
3)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小的选项(如果对方选择的1,重新问一遍第二个问题,不过换一个说法,如果从1到2需要做些什么)
4)设想如果做到了会发生什么好的结果。
5)对你来说,这些结果,为什么非常重要?
6)接下来你会做什么,如果你想做的话?
写在最后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知晓对方的感受与思考,进而引导对方产生其原本就存在的隐性动机,通过制造感受、借用人性弱点、激发自我刺激的手段,让对方在摇摆之时获取偏向你的初速度,随后不断加速,达到说服的最终目的。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而我想说的是,赋予套路以深情,方能留得住人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