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重要,但那一定不是绝对的。
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就像我们总会被某一种“外在”所影响着,不知不觉中,做事的方式也会变的和他们一样。若这些“外在”是积极的,那倒没什么关系。可就怕影响他们的,是一些消极的因素。日后他们在面对失败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把造成这一切的责任都推卸到这些所谓的外在因素上。相信我,这个时候很少能有人主动站出来,挖掘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样的,我们可以认为这类人是活在别人世界里的傀儡。
暂且先不说别人,我就是一个总喜欢这样去思考问题的人。就比如,在我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就会把原因归结为是家人总是抱着手机刷视频影响到我了,我也会照做,和他们一起消磨时间。尽管这个时候我的确有很多需要花时间着手去做的正事。
我很反感他们总是在抱着手机的时候来教育我。因为在心里,我一直把他们当成学习的对象,会默认为他们的行为就是我该效仿的。但每一次博弈之后,他们都会不屑的甩下一句话:我们在这儿刷视频那是有资本,躺在家里也能挣钱,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尽管我知道他们说出的这些话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很不负责任的,但我依然得承认这就是事实,也依然要承认这就是大部分家庭的现状。能为孩子营造出绝佳学习氛围的家庭是少之又少,我觉得我们作为孩子,也可以给父母甩下这样一句话:看看别人家的爸妈(这就像是父母也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给我们举例子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尊重父母的意思)。
“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环境的话,那就学会适应环境或者改变自己”,这句话是至今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也算是我的人生格言吧。道理说起来远比做起来要容易得多,这一路上磕磕绊绊,有多少次违背了自己一直坚信的东西。因为“嫌”老爸做饭太好吃,害的我总是在减肥的路上踱步;“嫌”家里的思想太过于保守,一直不敢按照自己的心思出去闯;“嫌”老家的城市规模太小,限制了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但一切决定权都在我自己手上,我完全可以在照顾家人感受的同时加倍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沉淀自己,等待机遇的到来。我可以每次吃饭的时候少吃一些,坚持适量的运动来维持身材,闲暇时间也学一些健康的食谱给家人调整饮食结构;我还可以把一些大城市需要的人才标准默默的记在心里,一步步提升自己,直至满足可以完成一次完美跨越的标准,再重拳出击;可以在有朝一日成功之后去规划更远的未来,甚至是带着父母去另一个向往的城市过原来梦想中的高质量生活。
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一路上我们都是在和自己作比较,和曾经的自己去比。比自己变得更优秀,思想变得更成熟,眼界变得更开拓,人也变得更睿智。而此时,你身边的环境会因为你个人的改变而开始改变,变得越来越好,变得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