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为了一个名牌包、一辆豪车或是一处豪宅而彻夜难眠?是否为支付账单、房贷或是孩子的教育费用而焦头烂额?是否一边想着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一边又为每个月成为月光族而懊悔不已。越来越多的看不见理不清自己与金钱的关系,盲目追求金钱反而迷失了自我,忽略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前两天我遇上大学时认识的一个学姐,比我大两岁,当年的她,人很健谈也很漂亮,是那种品学兼优、人人羡慕的级别。记得我们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突然有一天她邀请我吃饭,我非常受宠若惊。一开始聊天吃饭,气氛非常和谐,后来她却突然很急躁的给我介绍起3万元一期的英语教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为了博得信任卖惨,说自己的男朋友抛弃她找了个有钱的女孩,所以她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买名牌包,挣钱买豪车向别人证明,甩了她是那个男的没眼光。虽然很同情她,但最终我还是没有购买她推销的课程。回到寝室我把自己的经历说与室友听,才知道原来,她早就在学校臭名远扬了,为了赚钱不折手段。如今再遇到她,她整个人憔悴了很多,孑然一身,再也不复当年意气风发的光景,唯一没有变的,是她身上背着的名牌包。我们没说上几句话,看得出来,她依然很忙碌。
如今在社会上,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为金钱而奔波。他们中的许多人,被“金钱万能”的观念所束缚,认为拥有更多的金钱就能拥有更多的幸福。就是这种观念往往让人陷入无尽的追求和焦虑之中,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但是,金钱真的能带给我们幸福吗?在《金钱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摩根·豪泽尔为我们揭示了金钱背后的心理学秘密,教我们如何正视和金钱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与钱相处。我们不应该为了金钱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家庭和友情。要学会理性看待金钱,不要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正如书中原文所说的,
我们总是喜欢用看到的东西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富有,因为这些是摆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看不到别人的银行账户或经纪账户结单,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富有,例如车子、房子或社交网络上的照片。
现代资本主义致力于帮助人们通过超前消费的方式来享受原本力不能及的物质生活,并将这种消费观发展为一个备受推崇的产业。
但事实是,财富并不是我们能看到的外在部分。
我们大部分的人因为这种错误的金钱观而进行了提前消费,只为让别人看到我们的时候,觉得“这个家伙混得还不错,挺有钱的。”通过这些外在的评价得到满足感。但是真正的想要通过金钱变得富有的途径就是别去消耗你拥有的财富。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视频片段,一位父亲问儿子,如果你将来变得有钱了,你打算怎么做,儿子回答说:“如果我有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什么贵我就买什么,根本不犹豫。”父亲说:“那你很快就会找钱用完了,用完以后怎么办?”儿子支支吾吾的回答,“那就再去赚,赚了再花。”父亲遗憾的摇摇头,告诉他说:“真正的有钱,是你拥有了财富但懂得选择不买什么。”
一个人的富有是看不见的,因为没有被花掉的收入才会成为财富。那些花不掉的金钱才能让你积累财富,它存在于你尚未购物决定的时候,它的价值在于为你提供的选择和成长空间,在于能让你在将来的某一天购买到比现在能买的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正视和金钱的关系。金钱它只是一种工具,可以辅助我们实现生活目标。
衡量自己与金钱的关系是一个必须的过程,首先我们要进行自我反思:思考金钱在生活中的角色,它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次,识别金钱价值观:包括自己对金钱的看法和态度,你认为金钱是什么、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还是帮助你达到某个目标的一个手段。只有看清自己的金钱价值观,才有可能更擅于获取和使用它。然后,评估财务状况:这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一个重要步骤,列出所有的资产(如现金、储蓄、投资、房产等)和负债(如贷款、信用卡欠款等)并且详细你的收入来源和支出情况。最后,改变金钱行为:回顾消费习惯,喜欢买什么?为什么而买,是否经常冲动购买,这些购买行为满足了什么需求。克制自己花钱的欲望,把“我想要”变成“我需要。”
通过这个过程,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与金钱的关系,并找到改善的方法。这只是我们成为真正据有财富的第一步。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同样是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父母辈却能存下很多钱。我是80后生人,早几年经济景气的时候,每个月荷包都有大量现金收入,但是工作十几年下来不仅没能获得财富,反而变成了“负翁”,用6位数的密码来保护2位数的余额。但是父母却动辄能够拿出几十万的积蓄,这使我非常不能理解,在看完《金钱心理学》后,豁然开朗。
书上是这样说的:
个人的节俭和储蓄行为--在金融方面的节约和高效--是金钱等式中你具备更强控制力的部分,而且在未来也会像今天一样,是百分百行得通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积累财富需要更多的收入或者更高的投资回报,你就会像20世纪70年代对能源持悲观看法的人一样。在你看来,前方的道路充满坎坷,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控制之外。
如果你把积累财富看作一个受你自己的勤俭节约和效率提升控制的过程,你的财富前景就会变得更清晰。
财富是对收入扣除开支后剩下的部分进行积累的结果。因此,即使你收入不高,你依然可以积累财富,但如果你的储蓄率不高,你绝不可能积累财富--两相对比,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我们在储蓄方面可能无法与父母辈相比。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积累财富。通过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控制消费我们仍然可以实现财富的积累和增长。
一、制定预算:
评估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制定详细的月度或年度预算。将支出分为必要支出(如房租、食物、水电费等)和非必要支出(如娱乐、购物等)。尽可能减少非必要支出,将节省下来的钱存入储蓄账户。
二、自动储蓄:
考虑将一部分收入自动转入储蓄账户,这样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轻易动用这部分钱。可以通过银行设置自动转账功能,每月固定将一定金额转入储蓄账户。
三、学会投资:
一旦你有了一定的储蓄,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以增加收益。了解基本的投资知识,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四、避免冲动购物:
在购物前,列出你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并坚持只购买清单上的物品。不要为了追求短暂的满足感而冲动购物。
五、持续监控和调整:
定期回顾你的储蓄进度和预算执行情况,检查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果发现储蓄进度滞后或预算执行情况不佳,要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能够按计划实现存钱目标。
六、保持积极心态:
存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实现存钱的目标。
所以,我们比自己想象中更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储蓄率。当开支减少,储蓄率自然会提高。当欲望减少,开支自然就会减少。当我们不再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欲望自然就会减少。财富积累更多时候是金钱与心理的过程而非金融规律。只有当我们不是为了获得金钱目标而去追逐它,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金钱是我们的底气,可以随时改变前进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金钱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它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珍视以及万事成物怀有的感恩之心。相信只要内心富足,心中追求的那只“名牌包”,可以不仅仅只是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