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从掌握最小行为的前两分钟开始,然后向中间阶段推进并重复这个过程——只关注前两分钟,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做扎实,然后继续进入下一个阶段。最终,你会养成自己原本希望养成的习惯,同时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开始一种行为的前两分钟。
【概念转化】所谓两分钟规则,指的是当你开始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它所用的时间不应超过两分钟。这就把习惯培养从最简单的两分钟开始,这两分钟只是程序启动的仪式,将习惯培养从没有挑战性的最小的原子习惯开始,这就意味着没有失败的可能,关注的重点不是完美地做完而是开始做。
【个人体验】回想起每一次想要培养一个新习惯的时候,总是信心满满地定制目标,目光盯着远处,却忽视先行动起来,哪怕是一个烂的开始也总比思前想后要有意义。
一提起习惯的培养,人们都觉得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都需要不折不挠地和自己的惰性做斗争,才能达成最终的结果。现在想想确实是方法错了,只盯着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比如我有个朋友,她的心脏存在功能性问题,有时候心率不齐,心跳过速的时候觉得自己可能活不成了,但是各种动态检查又检查不出问题。她想要健身,又不适宜剧烈运动,跑步之类的都不合适,最多就是慢走散步或者做操,有一次她找到了一套动作比较缓和的健身操,于是决定开始做操,但我一问时间:40多分钟,我就跟她说,时间太长了,你每天练习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但她说这样没什么效果,我想想也是,气都不带喘一下的,就随她去了。我那时候也开始做一套节奏感很强的健身操,每次半个小时,因为我非常喜欢明快的音乐,跟着旋律挥汗如雨很能释放压力。结果一个多月过去,她终是没能坚持下来,我现在做了半年多,感觉特别好,现在基本每天坚持训练,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的习惯。
【行动指引】有哪些让习惯培养简便易行的方法?
首先不要担心有一个烂的开始,只要每次开始时用两分钟启动你的计划,仪式感很重要;
其次每天重复,最重要的是频率,数量比质量更重要,然后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
同时你可以优化环境设计,减少行为步骤,让想做的事情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还可以试试加上一些技术辅助,比如借助媒体设备,让行为成本降低;
最后你需要关注一些决定性时刻,你需要通过观察来固化属于你的决定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