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1997年出品。影片以19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一对恋人纯美的爱情在他家门第观念和她家生活艰难一起碾压下,破灭在十八年的岁月烟尘中。
爱情,如此美好,只是想天天看见你,天天陪着你,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你,让你不再有孤独,不再寒冷和饥饿。他看着她的眼睛,浅浅的笑意挂在嘴角藏不住的流淌,全身都是笑意,满世界都是明媚阳光。他拉起她的手,只是这样安静的走着,路好长,但是路又好短。时间好慢,但是时间又好快,好多话要说,但是又没有话要说。月光是月光,阳光是阳光,但是不觉得很多明丽。
生而为人,从“物”的世界得到的快乐终究有限,最深的快乐,必定是来自于“人”的世界、“人”的感情。然而,关于这两句诗,我觉得还可以有另一个解释:已经见到君子,可为什么,还是没那么快乐?还是高兴不起来?“云”字是语助词,无义;胡,何,怎么。云胡不喜,如果解读为“怎么还是不高兴”,其中的滋味,便比原有的解释,曲折了好多好多。我已见到你,怎么还是不高兴?并不是因为我不够爱,而是相反。而所有的感情,到了深处,必有不安。
阴差阳错,十八年的分隔,十八年的音讯全无。十八年里,以为对方抛下自己去幸福了,却不知十八了相思无涯不得相见。一个寒夜里偶然再遇见,相对无言,他问:“你叫我现在怎么办?”这个话是问她,也是问自己,更是问天,可是谁也没有答案。 她精心挑选的手套还没有来得及送给他,他记得那年冬夜她遗落在树林里的红手套,他去寻找。 但是手套的温暖,只够暖手,心,那样激烈地跳啊跳啊,只够温暖自己,温暖不了ta。
我已见到你,可我还是很担心。担心这次见面中,我不够美好。有首流行歌叫《漂洋过海来看你》,里面有句歌词是:“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正是因为如此珍重,才害怕失手打破,害怕相聚的时光,配不起此前对它的期待,和此后对它的缅怀。我已见到你,可我还是很担心。担心我们内心,还有对方不能到达或者不想到达的地方。一个人时,听到外面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那个时候的孤独,是理所当然的。也因为是理所当然的,便没那么扰人。但“既见君子”之后,倘仍有寂寞,那才是最难将息。而我又怎么能保证,这样的寂寞不会发生?
通往另一个人的内心,是一条需要杀荆斩棘的路途,我不确定你是否愿意付出精力,应邀前来。我担心,会看到一丝丝拒绝。尽管,既见君子,你与我在一起,但那微妙的拒绝,仍会被一双因为爱而格外敏锐的眼睛,悉数捕捉。我已见到你,但我为什么还是无法高兴?
那样的小心翼翼,那样的珍重珍惜,是因为隐隐觉得这样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