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更是使用出来的。强国强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以用为本。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用好用活各方面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精准高效配置军事人力资源,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
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关键位置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才建设是系统工程,发现、培养、管理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人才,让人才展现才干,推进事业发展。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在于能做事、做成事,而这都是在使用中完成的。如果人才没有用武之地,纵是满腹韬略、掌握十八般武艺,也难以实现其价值。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如何、人才管理方式是否科学,主要看在人才使用上是否做到了“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准确把握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教育引导广大人才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动流向影响着发展格局和质量。新时代以来,我国加快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我国人才队伍从数量规模、素质质量、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来看,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也要看到,妨碍人才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除。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必须顺势而为。以需求为牵引,在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下功夫,以事业吸引人才,方能实现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全面贯彻人才工作的实践要求,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把握“用”的要义。历史证明,唯有合理配置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才能有效解决“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等问题;严格“用”的标准。一要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条件。二要把操守品行作为基本要求。三要把能力素质作为关键指标。四要把担当任事作为必考科目。提升“用”的效益。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才能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要精准配置人才。“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既要包容激励人才又要摔打磨练人才。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习主席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我们应给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用武之地。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不挫有为之才,不赏无功之士”,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继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布局、深化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引导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其才、大显身手,更好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