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感觉越长大时间过得越快,越读书越看不进书,越学习越搞不懂学习?
有没有察觉记忆力正在急剧衰退,记性像被汪给吃了,脑子里常常一片浆糊?
有没有惊觉如今的你看似公务繁忙混得风生水起,实则内心沙漠,一片荒芜?
高数作业又是看着参考答案“倒推”回来的算式吧?
活动策划都是从网上文库中激发出来的“灵感”吧?
课外生活总是外卖撸剧打农药的“大众爱好”吧?
仔细想想,你的生活像不像是被按了重播键,每天都在循环播放?
早上,在“宝宝不想起”的呜呼声里飞奔教室;中午,在“我怎么又吃多了”的灵魂拷问中呼呼睡去;晚上,在“楼下又有恩爱狗”的不明情愫间继续单身夜生活。
平日里,学生会社团的学长姐贴心地给你布置许多任务,偶尔没任务也要出去聚一聚,美其名曰交流感情,实则也没浪出什么风采。你问我为何要去?既然人家安排了,那我也只好照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考试周前夕,昼伏夜出组团泡图书馆,一股誓把馆底坐穿的架势。各种专业知识一看即懂,一考就忘,还好终是没挂科。有时忍不住发挥人道主义精神,还会感叹一句:啊,感天动地师生情!
你很快就发现,支撑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大学生活原来竟是如此乏善可陈,如同一段日子被复制粘贴了N遍,毫无新意可言。这让曾经满怀憧憬的你不禁心中怅怅,油然而生出一丝幻灭感。
也不是没思索过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但“我与我缠斗久”,胜负至今不分明。闭门造车造不出答案,反倒增添了好些焦虑。日子一久,新伤变旧疾,搁在心头隐隐作痛,终成了老毛病。
微博著名行为艺术家矮大紧老师曾说:大学和社会的区别,就是象牙塔和象牙市场的区别。
然而,象牙塔里那些年很冒险的梦没来得及去疯,本该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燃情岁月终是被压缩成一张薄薄的毕业相片,寡淡地藏在书架的角落,落满俗世的灰尘。尚未配妥剑,转眼便江湖。惊回首,你只比四年前的自己更油了一点,服饰妆容稍讲究了些,除此之外,毫无变化。
在大学里,你明明拥有足够多的时光和自由,却没有将它们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把时间都用来看剧和傻笑,习惯了躺床上等外卖电话响起。倏忽,一个晚上过去了,一个周末过去了,一个大学也就这么过去了。我们最终变成了自己曾讨厌的那种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思维的惰性。
——惰性思维会上瘾,让智者变蠢,愚者更愚。
思维的惰性又称为思维的软弱性。
雷斯红衣主教说:“软弱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它比最热烈的激情造成的后果更惊人”。
性格的软弱尚且如此,意识的软弱只会尤甚。
思维的软弱使得我们常常忽视原本的目的,把精力过多投入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甚至由此而遗忘初心。有时打开手机明明只想查一个单词,可后台弹窗及时跳出一个@,只好强迫症似的将今日微博热搜榜都翻阅个遍。然而得到的信息越多,就越是填补不了心中的空虚。我们好像正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所驱使,身不由己地做着某些事情,虽然毫无价值但根本停不下来。
可见,注意力的涣散会使我们迷失目标,消磨掉意志,产生挫败感。这些细碎的小情绪潜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冷不防就会蹦出来咬你一下。虽不至于血崩,但天长日久,难免让人抵抗力下降,染上强迫症、拖延症、手机依赖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拉罗什富科所言,“许多人都是由于本身软弱而做出问心有愧的事来的,并非都是蓄意背信弃义”。我们每一次放弃精神的专注力就是朝诱惑低一次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渐渐地,终会软掉膝盖,轻了骨头。思维的软弱如钝刀子杀人般,于无形之中抽干我们的精神气,将我们变得泯然人矣。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迫接受自己不想要的那种平凡,沦为平庸。
思维的惰性是人最大的劣根性之一,远比肉体的懒惰影响深远。肉体懒惰充其量就是个懒人,而思维的懒惰者,却会沦为不折不扣的庸人。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思维的懒惰者会有何创举作为,因为创举都是一个个问题的发现与最终被解决的结果的体现。且不论其中好创意的提出,单是问题的发现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心态。思维的懒惰者,也许可以被动地应付着去解决问题,但不会主动地去挖掘问题。他们最多只是麻木地做事,却无法积极地成事。就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一遍一遍不知疲累地重复着机械动作的生产线工人,既麻木空洞又辛酸滑稽。
惰性思维是隐疾,尤其对那些思维懒惰而肉体勤快的人。他们乐此不疲地在错误的道路上重复着错误的动作,不愿清醒;深陷于自我感动的泥淖,难以自拔。但于宙先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过是愚蠢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而清醒的前提,就是要试图摆脱思维的惰性。何以呢?打破局限,远离盲从,关心世界。
将思维从日常的轨迹中跳脱出来,从小我的一亩三分地里解放出来,勇敢地打破思维壁垒,走出心理舒适区。
人生不止眼前的paper和明天的报告,还应有少年般的朝气和大格局的视野。远方也许并不遥远,只是需要开拓思维盲区。
诚然,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很难从容漫步人生路。我们的生活被烟火气包围,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包围,被四面八方的压力包围,我们习惯了世界的样子却从不追问它为何发展成这个样子。我们忙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忙于歌舞升平享乐人生,忙于个人的一地鸡毛升职搬迁。可除了低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六便士着实重要,但头顶的月亮也很重要。正所谓,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不是长安城里的繁华,而是如太阳般高远的理想。
远离盲从是一条更艰难的路,一不小心就会矫枉过正,显得像离经叛道的非主流少年。带着批判的视角打量世界是没错的,但还得有根植于内心的良善做底。无论如何,“随大流”不该作为指导行为的唯一准则,终于自我才是最根本的前提。
知乎上面有个问题:如何辩驳"父母尚在苟且,你却炫耀诗和远方"?我想,父辈深深扎根于土壤,不正是为了下一代能够“身体离地半尺,心头一撮小火,不做蝼蚁,不做神”,做个自由独立的人吗?而我们这一代学经济,学技术,学热门的专业,不也是为了咱们的下一代能够自由地选择诗歌,绘画,音乐等一系列看似“烧钱而无用”的艺术吗?杜绝盲从就是不被世俗价值和社会舆论所绑架,追寻思想的自由,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苏格拉底觉得“无知即罪恶”,但其实不思考不作为也是一种恶。在不公面前缄默就是一种放纵,在恶人面前不作为就是在协助他无恶不作。而独立全面的思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辨别力,分清真正的善与恶。关心世界是一条良善的路径去摆脱思维的局限和惰性。
我们努力奋斗的理由之一也是不想把世界让给自己讨厌的人,如鲁迅先生所希望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爆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作为人生中飞速成长的重要阶段,给了我们暂时的庇佑与足够的自由。如何在大学的庇佑下恰当地使用这样的自由需要智慧的加持,而智慧正是从摆脱思维的惰性开始。像少年那样飞驰吧,打破局限,远离盲从,关心世界。只要不放弃思考,就永远不会是废人一个。
毕竟,我们可是要成为王的男(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