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教养》| 秋秋解读
《由内而外的教养》| 秋秋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丹尼尔·西格尔,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他创造性地将人类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跟心理学融合,开创了人际神经生物学这门新学科,专门研究人际关系和大脑的密切关系。他是“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推崇的脑科学家。近年来,丹尼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家庭教育,传播给大众。
关于本书
这本《由内而外的教养》,是在美国畅销了10年的育儿经典。丹尼尔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并且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未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温馨的亲子关系,这就是所谓“由内而外的教养方式”。
核心内容
从记忆的提取机制、亲子关系中的三种依恋模式、如何发现自己不好的童年经历三个方面,为你讲讲怎样完成由内而外的育儿之路。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由内而外的教养》,这本书的中文版有18万字,我会用大约35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完善自我,从而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40多岁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大学老师。他没有抑郁症,也没有一点精神紊乱的表现,但是他的母亲生病了,危在旦夕,他的同事也被诊断出患了重病,而他却对这些没有任何感觉,他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他是如此深爱女儿,但却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给女儿带来幸福。他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当心理治疗师在问及他的童年时,发现对于父母的回忆很少,他能想起来的只是他们非常“有知识”,但从来不关心他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只关注工作上的成就和“行事的对与错”。当他的父亲在他十几岁时去世时,他的母亲甚至没有和他谈论过这件事。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正是因为他在童年时严重缺乏情感交流,父母和他的情感疏远使他失去了情绪处理能力,而正是对情绪的正确处理才能让正常的亲子关系建立。这位父亲童年的经历,导致他与子女没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就回答了自我认知如何影响养育方式的问题。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西格尔是一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他创造性地将人类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多门学科跟心理学融合,开创了人际神经生物学这门新学科。专门研究人际关系和大脑的密切关系。
丹尼尔发现,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了大脑的发育,因此,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并且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比如刚才我们说的那位父亲的例子,童年的经历影响着他跟子女的关系。类似的经历也可能发生在你和孩子身上,比如是不是孩子的某一种行为总是会惹怒你?是不是你看到他大呼小叫地穿过门厅,把刚刚擦完的地板弄脏了,你就会觉得不可忍受?或者当他临睡前非要缠着你再多讲一个故事的时候,你就会气得想要打人?而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老是控制不住自己。丹尼尔认为,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未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温馨的亲子关系,这就是所谓由内而外的教养方式。
丹尼尔·西格尔还是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最为推崇的脑科学家。近年来,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家庭教育,传播给大众。这本《由内而外的教养》,是在美国畅销了10年的育儿经典。今天这期音频,我们就从记忆的提取机制、亲子关系中的三种依恋模式、如何发现自己不好的童年经历,改变它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这个几个方面,为你讲讲怎样完成由内而外的育儿之路。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说。
第一部分
你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像我们开头提的那位父亲的例子,童年时期父母的冷淡造成了他成年后对感情的麻木。这可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生活中典型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过往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为人父母后,遇到某些情境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就会跳出来,影响情绪和行为,进而反复影响亲子关系,比如下面要讲的玛丽的例子。
每次玛丽带孩子去买鞋,最后都会闹得很不愉快,因为她嘴上总是鼓励孩子挑自己喜欢的鞋,但是当孩子们真的选中一双鞋的时候,她就开始挑剔这双鞋不是颜色不好就是款式不好,然后把这双鞋贬得一文不值。孩子们本来挺兴奋的,想要新鞋,但是经过几番打击之后,他们开始妥协了,“妈妈你随便吧,挑哪双都可以”。于是玛丽拿起两双鞋,反复比较斟酌了很久,最终选定了一双,才离开了鞋店。但是,孩子们已经精疲力竭了,完全没有了穿新鞋的高兴劲。玛丽故意这么做吗?并不是。但是她好像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一样,每次都这样,在回家之后,还得给孩子们道歉。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老是重复着连自己都讨厌的行为?
其实,这跟玛丽小时候的挫败经历有关。他们家兄弟姐妹8个,她妈妈每次带他们出去买鞋的时候,都要赶着大减价去,商场都是人,她总是在慌乱中仓促地挑选鞋子,新款太贵妈妈舍不得买,所以玛丽总是买不到最理想的。她妈妈花钱也很不情愿,还总是很爱生气,所以玛丽一想到买鞋就很痛苦。导致玛丽成年后的焦躁行为,并不是现在买鞋的经历,而是多年前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这也影响了她跟自己孩子的亲子关系。同样的经历,比如你小时候,母亲经常因为讨厌你的哭声,就不声不响地离开家,你就会一直寻找她,怀疑是不是自己被遗弃了。当你离开自己的孩子时,就会感到很焦虑,给孩子带来压力。再比如,儿时惧怕打针,穿着白大褂的那个凶巴巴的医生给你留下了深深的恐惧,当你成为父母,面对孩子难受哭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到紧张和烦躁,不知道如何安慰孩子。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许你会觉得,我的童年很快乐呀,没什么问题嘛。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你跟孩子或者伴侣经常因为某一个行为吵架,或者你会莫名其妙地发现某个行为你特别不能容忍的时候,可能你就要停下来想一想。人们早年的经历,或者叫精神创伤,并不会让你明显地感受到,它会藏在你的记忆深处,某个时刻,可能突然闪过你的大脑,或者带给你某种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助人脑对记忆的提取机制。
人类的记忆有两种,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这个怎么理解呢?人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的神经系统看来,都是接收到的一系列刺激动作,人脑在接受到这些刺激后,经过脑部神经元的活动,会把这些刺激转化成信息,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人脑会调取这些记忆。但是,这个调取方式,可不一定都是我们有意识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有意识地回忆过往经历,这个时候大脑提取出来的信息,就是外显记忆。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在你无意识的情况下,记忆自己就跳出来了,这就是内隐记忆。
多数情况下,之所以会形成内隐记忆,是因为人类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在经历痛苦的时候,人在心理上有意识地忽略了他人带给自己的惊恐的感受,但是大脑并没有偷懒,还是把这些信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储存了起来。当我们的生活出现了跟之前的痛苦经历相似的情形时,这些潜藏在人脑中的内隐记忆就会不请自来,人们不会觉得自己在回忆某些东西,但是却能切实体会到这些痛苦经历带来的不好的情绪,或者烦躁、或者悲伤、或者压抑等等,好像这些事情刚刚又发生了一遍,让你从心底里因为抗拒之前的痛苦经历,而抗拒所有与它相似的行为和它们引起的不良情绪,所以你会特别不喜欢某种行为,不准别人这么做,如果谁这么做了,就会认为是在冒犯自己。
所以,内隐记忆是导致痛苦情绪的重要原因。对于往过出现的痛苦经历,如果没有妥善处理,相当于人们心理上并没有过去这个坎儿,但记忆很诚实地提醒着你的痛苦。这些时不时出现的内隐记忆,甚至会构成你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在你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回应模式,不断地伤害着你跟孩子的关系。而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童年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孩子尚未成型的性格。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观点,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内隐记忆是导致痛苦情绪的重要原因。如果过往经历的痛苦没有在心理上得到妥善处理,大脑关于这些经历的内隐记忆就会跳出来,提醒你的痛苦。如果父母有一些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就会导致历史反复重演,父母很容易将自己过去不健康的行为或者心理模式传给孩子。那么父母的童年经历具体会怎么影响孩子呢?
第二部分
父母与孩子的不同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依恋模式。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在一点一滴跟父母形成了依恋关系。如果孩子和父母经常有亲密的联结,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积极回应,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和保护,那么他们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是一种安全的依恋。孩子在这种亲子关系中,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他觉得“如果我能够与外界很好地沟通,我就可以找到办法解决问题”。这种依恋关系是安全的,能够为孩子接触世界打下基础,是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础,还会对孩子的交际能力、抗压力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每对亲子关系都是安全的依恋关系,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父母身上未解决的问题,会时刻影响亲子关系,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女儿饿了开始哭,但爸爸并没有注意到,女儿哭得更大声了,爸爸抬头看了一眼,等把报纸的故事看完,才生气地走到女儿床边,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以为女儿需要换尿布,于是他把女儿抱起来一声不响地换尿布,然后把她放回婴儿床上,接着看报纸。女儿并没停止哭,他以为女儿需要睡午觉,于是找来安抚奶嘴,给她盖上毯子,关上门,希望她安静下来,但这些依然没用。后来爸爸看了看表,发现距离上一次喂奶过去了4个小时,这才意识到女儿可能饿了,才坐下来给孩子喂奶,女儿终于安静下来,但实际上女儿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了。
通过这次经历,这个孩子便知道了,爸爸不能每次都能明白她发出的需求信号。如果经常这样,孩子将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也就是说,孩子会在情感上尽可能不去依赖父母,孩子跟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淡。他们为了防止内心变得脆弱,不断弱化右脑对情感的感知,逐渐依靠左脑的理性思维方式。那么为什么这个爸爸会显得这么冷漠呢?可能他的童年生活中,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他们好像感受不到他人的存在,也对孩子的感受不敏感,甚至对自己的情感信号也不理睬,仿佛他们的童年经历是空白的。
再来看第二个爸爸的做法,女儿哭了,这位爸爸虽然听到了,却很犹豫,对抚慰女儿没有信心,他很担忧地抱起女儿,忽然想起了工作上的烦心事,还有小时候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他曾经暗暗发誓绝不会重蹈覆辙。这时候女儿还在哭,他想这一定是女儿最伤心的时候,他紧张的表情和紧紧环绕着女儿的胳膊没有让孩子感到一丝安慰。他给女儿喂奶,女儿停止了哭声,但他依然表情凝重,因为他不知道下次女儿再哭,他该怎么安慰她。
如果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小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依恋模式呢?那就是焦虑型依恋。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有时候能,有时候又不能,这种焦虑导致了不确定感,会使孩子觉得跟他人的联结不可靠。反观这些孩子的父母,可能存在童年所受的照顾变化无常,或者对照料过度依赖,成年后会对依恋过度专注,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这种专注的态度,有可能会妨碍父母感受孩子发出的信号,常常感到内心压抑。前面我们讲的买鞋子很纠结的玛丽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们再来第三位爸爸的做法。当女儿哭的时候,爸爸非常烦躁,他扔下了报纸,直接奔到孩子的床边,想立刻阻止她的哭声。他抱起孩子的时候非常粗鲁,女儿哭得更大声了,因为她现在不但饿,还很不舒服。爸爸发现女儿可能是饿了,就抱着女儿走到厨房,快速地准备奶瓶,一着急,奶瓶突然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女儿被吓得哭声更大了。这位爸爸变得狂躁起来,想起了小时候酗酒的母亲,会在喝醉了之后打骂自己,他发誓绝对不会像他母亲一样。这时候,孩子在她怀里停止了哭泣,呆呆地看着半空。爸爸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赶紧准备好奶瓶,坐下来给孩子喂奶,过了好一会女儿才回过头看着爸爸的脸,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这位爸爸童年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回忆。如果女儿不高兴父亲就陷入恍惚状态,陷入到自己的情感创伤里,把孩子扔到一边,这会使亲子关系产生隔阂和恐惧。孩子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她认为激烈的情绪很难控制。这样孩子会形成紊乱型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自己跟他人的激烈情绪,心理上可能出现分裂倾向,面对压力的时候无能为力。
刚才我们说的这三位爸爸的童年,可能出现过精神创伤,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常常会吓到孩子。在生理上,没有抚平的精神创伤会阻碍大脑信息的流动,左右脑的协调能力也受到损害,在反思生活的时候会陷入混乱,使他不能够连续地描述过去的生活。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生活意义的感知出现问题,情感无处安放,慢慢地对情感的体察变得麻木,注意不到他人的情感,进而影响人际关系,也不太会沟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上面我们讲了三种亲子关系中的依恋模式,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二部分的观点,父母与孩子的不同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依恋模式。如果父母的童年时期缺少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自己对孩子的感受不敏感,孩子将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在情感上尽可能不去依赖父母,跟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淡;如果父母在童年所受的照顾变化无常,成年后会对依恋过度专注,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焦虑型依恋,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会使孩子觉得跟他人的联结不可靠;如果父母在童年时出现过精神创伤,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常常吓到孩子,孩子因为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形成紊乱型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自己跟他人的激烈情绪,心理上可能出现分裂倾向。总之,这三种依恋模式,都不是安全的依恋模式。
了解了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目的并不是对号入座,而是希望通过分析自己的依恋类型,加深自我了解,找到恰当的途径改善行为,促进形成亲子关系的安全依恋模式。那么,怎么能让这些隐形的童年经历不要在暗中影响我们呢?
第三部分
反思你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有人说,童年经历已经不能更改了,这种思考有什么用呢?作者说,是否能够抚平创伤,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面对和接受过去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记忆。最难的是要承认一些严重的、令人恐惧的又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些回忆,我们的成长过程就会变得不连贯。但如果最终接受了它,就等于接受了自我,同时也会感到人情的温暖。要健康而顺利地成长,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把过去的经历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这种练习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思考获得。这种思考不仅能使你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还给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你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因为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变成隐形记忆,不容易提取,所以深层思考是需要技巧的,作者给出了12个反思问题,帮你发现关于童年经历的隐形记忆。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是什么:
1.你怎么看待成长?
2.从少年到成年一直到现在,你和父母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3.在和父母的相处上,你有什么喜欢或讨厌的地方?
4.你是否被父母拒绝过,是否受到过父母的惊吓?
5.父母的教育对你的童年有什么影响?
6.你能记起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分离时的感觉吗?
7.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重要的人过世了?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8.当你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你的父母有什么反应?
9.如果小时候有其他人照顾过你,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10.你是否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而特别讨厌某种行为?
11.你经历的事情中,有哪些事你希望能够有另外一种处理方式?
12.在和他人的相处上,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这12个问题有助于你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唤醒你的记忆。你可能已经发现,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景象,内心也会出现一些感受。有时候你会对某段回忆感到羞耻。对于这些回忆,我们可能会在语言上修饰一番,使它们不那么难看。这不但使我们远离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也阻碍了我们真切地感受他人。在回忆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紧张和沉重,这很正常。
这时候,记录创伤经验是一个好办法,当你情绪不稳定或者怒气冲天的时候,把这种情绪如实记录下来,你会发现,引起你情绪波动的是孩子几种固定的行为,这时候你可以不用急着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就行。然后,你要集中精力想一想导致你情绪波动的深层次原因,为什么生气?到底哪一个环节引起了你反复的不舒服?为什么这样?这时,你就可以回忆出一些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可能是同感时期或者某一时刻的经历,这一步可以让你的内隐记忆外化,变成外显记忆。然后分析下事情的经过,你可能会发现,过去自己存在一贯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导致你经常出现一些做法,影响了你跟孩子的关系。到此,你可能已经发现你的问题所在了。清理过去,提醒自己经常反思,这时候,再改变行为就会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三个观点,反思你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还可以让你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分析,你的感受能力和创造生活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可以通过12个问题进行反思,通过记录创伤经验,发现童年经历的隐形记忆,最终找到你一贯的行为模式和一直影响你亲子关系的问题。
第四部分
说完了父母如何加深对自己的了解,那么孩子怎么认识自己呢?其实,讲故事可以加深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你可能会好奇了,讲故事?这种小孩玩的游戏怎么会跟心理学扯上关系呢?这里的讲故事,指的是生活经历,通过描述生活经历,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生活,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也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给孩子讲述一次经历,能够帮助他理解他经历过的事,只有正确理解自己经历的事,才能对生活的认知保持连贯性,这种连贯性对孩子认知的发展和情绪的调节能力都至关重要。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安妮是个三岁的小女孩,因为她随着父母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她跟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语言不通,但是因为她活泼外向,也并没有影响她的幼儿园生活。但是有一天,安妮遇到了一件不开心的事,她在幼儿园玩的时候摔倒了,磨破了膝盖,她哭着寻找妈妈,因为语言不通,老师的安慰没有起到作用,安妮一直很难过,老师打电话通知了她妈妈,在她妈妈过来之前的这段时间,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安慰她。她找来几个洋娃娃和一个玩具电话,向安妮演示这件事。
老师用三个洋娃娃分别代表安妮、老师和安妮妈妈,代表安妮的娃娃玩着玩着摔了一跤,这时老师给娃娃配了音,娃娃呜呜地哭了,看到这里,安妮停止了哭泣,注视着老师。老师娃娃对着安妮娃娃说话,安妮又哭了起来,当老师娃娃拿起玩具电话给妈妈娃娃打电话时,安妮又停止了哭泣,重新开始观察。老师就用这个方式,把整个事件模拟了好几次,安妮完全停止了哭泣,等她妈妈赶到的时候,她已经恢复了快乐,把玩具拿给了老师,想让老师再把这件事演示给她妈妈,好让妈妈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
讲故事的方法很好地安慰了安妮,她不但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对妈妈的到来有了预期。对于一个小孩,他并不能像成人一样,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的经历。通过成人帮助他分析这些经历,孩子才会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他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少。这不仅是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他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
这里面是有脑科学理论作为支撑的,作者丹尼尔的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讲述的过程中,融合了左右脑的不同功能,左脑模式负责解释,右脑模式负责信息,包括储存这些亲历事情的信息、社会信息和情感信息,只有左右脑不同功能的协调融合,才能产生一个连贯的叙述。讲故事的方式,对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发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这是对于孩子而言。对于父母自身,反思你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加深你对自我的认识,帮助你把丰富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跟孩子建立一种互动,增加你对孩子的敏感度。通过讲述共同的情感经历,可以跟孩子建立充满情感交流的良好关系。
这就是我们讲的第四个观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讲述事件的经过,可以让孩子明白发生了什么,了解自己当下的处境,他的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少,这不仅有利于左右脑的发育,也是他理解世界和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对于父母自身,反思你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加深你对自我的认识。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
第一,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如果父母有一些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就会导致历史反复重演,父母很容易将自己过去不健康的行为或者心理模式传给孩子。
第二,父母与孩子的不同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依恋模式。如果父母的童年时期缺少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自己对孩子的感受不敏感,孩子将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在情感上尽可能不去依赖父母,跟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淡;如果父母在童年所受的照顾变化无常,成年后会对依恋过度专注,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焦虑型依恋,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够满足她的需求,会使孩子觉得跟他人的联结不可靠;如果父母在童年时出现过精神创伤,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常常吓到孩子,孩子因为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形成紊乱型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自己跟他人的激烈情绪,心理上可能出现分裂倾向。总之,这三种依恋模式,都不是安全的依恋模式。
第三,反思你的童年经历,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还可以让你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分析,你的感受能力和创造生活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可以通过12个问题进行反思,通过记录创伤经验,发现童年经历的隐形记忆,最终找到你一贯的行为模式和一直影响你亲子关系的问题。
教好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完美无缺。养育孩子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终生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理解过去的经历,重新解读自己。不仅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由于将过去的经验整合为连贯的生活历程,我们自身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而充满活力。
撰稿:秋秋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打开得到App听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