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触了一个概念“T型人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这种人才结构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较强的创新能力。
亚当斯也曾讨论相似的内容。他在《巨人的工具》一书中说到,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
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这就比较容易。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的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比如亚当斯自己。他不是世界上画画技能最好的,但是他的画画技能能达到前25%的水平。他写笑话的技能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他写笑话的技能也能达到前25%的水平。现在他把这两项技能结合到一起,画“呆伯特漫画”,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太少了。
而亚当斯其实还有第三个技能,那就是他此前坐办公室坐了很多年,他特别懂办公室政治!“办公室政治”恰恰就是呆伯特漫画的主题 —— 这就是三个厉害的技能放在一个人身上产生的化学反应。
所以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这个领域练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 —— 当然能加两个更好。如果你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亚当斯建议你练演讲。
一个技能是一个点,两个技能构成一个平面,三个技能构成一个立体。同样的增量,体积的增长和面积的增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根据这个原理去发展跨界技能,是切实可行的。
但反观自己,通过今晚的毕业考就足以看出,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太浅薄了,即使猜得对答案,也不知道答案具体是怎么推理出来的。什么发展写作技能、培养经济学思维、博览群书涨见识,都是瞎扯乱搞,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那只不过是在逃避困难,通过其他领域那虚幻的成就感来骗自己罢了。还是那句话说的,如果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那其他领域就一定能做得好吗?
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学专业知识技能,太难了?枯燥乏味?我也想不出到底是为什么,明明很重要,却没有动力去学,一个比较勉强的解释可能是还没有想明白。但在这些权重不大的地方,又舍得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真是够奇怪的。
但不管怎么说,贪多嚼不烂,学不下就逼自己学,没什么好商量的,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这点困难都没办法克服的话,那就别谈什么财富自由了,这条路注定是辛苦的。
TM的突然感觉我这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