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阔的黄河上,浩浩荡荡的运粮船队和钦差护卫船队显得是那么渺小。李源看着这广阔的水面,感到自己在朝堂上也是如此渺小。虽有郡王身份,但毕竟是远支宗亲;虽为钦差大臣,但朝中没有多少根基。
现在,满朝文武都卷进了夺嫡之争。当年,自己的曾祖父以亲王身份参与夺嫡,可败落后被圈禁终生。从祖父开始,他们一家人就饱受了整个皇族和满朝文武的冷眼与白眼。哪怕是后来祖父因大赦恢复了郡王的爵位,但也改变不了这种境遇。到了父亲这一代,只得到了一个陈国公的爵位,但却无法参与朝政。到了自己这一代,如果没有入宫宿卫的机会,恐怕就会在永宁侯的爵位上遭人白眼地过一生。从侯爵到公爵,再到郡王,一方面是靠的自己的军功与政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身处边远之地,远离政治旋涡。此次在河东弄出这么一档子事情,真不知以后该如何面对秦王,又不知该不该投靠太子。王璨究竟是谁的人,他也不清楚,因为这个老狐狸跟谁走得都不近。如果关陇之地的官员再出些什么事情,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赈灾也好,查贪也好,皇帝对储君的态度才是关键。
就在李源揪心的时候,皇帝也在想这件事情。虽然河东的事情还没有结果,但势必会引起朝堂上的纷争。王璨这个人虽为应刚直不阿、监察不法的御史大夫,但为人却十分圆滑。他也不知这个人是不是秦王的人,毕竟王璨一回家就闭门谢客。李源在河东弄出这么一档子事情,也许是真没办法了。一向不牵涉党争的他,这一次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皇帝虽然想保李源,但也怕朝局失控。如果关陇的官员也不干净,那两党的势力就平衡了。虽然朝政让皇帝为难,但想想卫王家即将出世的孩子,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晚上,卫王和卫王妃正坐在庭院里赏月。因为是最小的儿子,卫王知道自己与皇位无缘了。他只想着自己能够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一生。他对王妃说:“我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了,真希望这一胎是个女儿,那我就儿女双全了。”王妃笑着说:“殿下,要是个女儿,您可得给他找个好婆家。”王爷说:“那是自然,我的女儿一定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孩。”王妃说:“那我们就去郊外的白云寺为孩子祈福吧,祈求她能平平安安地出生。”王爷立马答应:“好啊!咱们明天就去。”
第二天上午,卫王和王妃就去了白云寺。在这里,他们正好遇到了为刚出生女儿祈福的凌照夫妇。卫王说道:“凌大人有娇妻在侧、千金在怀,福气不浅呐。”凌照回到:“卫王子嗣兴盛,王妃温柔贤淑,下官哪有卫王福深?”说完话之后,卫王便邀凌照夫妇一同上香。在一路上,卫王妃和凌夫人有说有笑,好像多年的闺中密友。卫王妃还开玩笑说,如果这一胎是个男孩,就娶她的女儿做妃子。凌夫人说道:“小女可比王子年长,恐怕不合适吧?”王妃笑着说:“俗语云,女大三,抱金砖。何况只是几个月,有什么不行的?”于是,凌夫人便一口答应。
卫王悠闲地在白云山上散步,可其他皇子却都沉不住气了。秦王、楚王、燕王和一大帮官员商议如何应对河东的事情;太子、晋王、齐王又在动员官员们向皇帝上书,要求严查河东之事、严惩贪官污吏,想借此事打击秦王一党。皇帝在收到大臣们的奏疏后,问身边的蒋瑛:“你说,这事该怎么办?”蒋瑛立即跪倒在地,回奏道:“陛下自有圣断。”皇帝也只能笑笑,说道:“你们呐,都不敢乱说话,生怕把火烧到自己身上。”而就在此时,李源的六百里加急奏折到了,赈灾的事情又出了变故,使得朝局变得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