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思维力》,里面有一章节说到“探究问题的本质”——5why分析法,又称“五问法”,是对一个问题连续问五个“为什么”的探讨,有时可能只要三次,有时也许要10次,达到我们所需要解决的根本原因为止。
案例——员工上班聊QQ的问题
假设你是某个企业的老板,某天你发现公司有一半员工上班时用QQ与朋友闲聊,从测底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你会怎么做呢?
你是不是会想着装个QQ屏蔽软件。万一员工上班聊QQ是因为工作量不足呢,QQ被屏蔽了还可以聊微信,微信被屏蔽后还可以当面聊天,当面聊天被禁止后还可以看小说,打发时间的方式有很多种,绝对防不胜防。
那既然假设原因是因为工作量不足,那是不是直接给闲聊的员工安排工作量就可以了?那在考虑给员工安排工作前,有想过他们为什么工作量不饱和吗?是因为经理层工作安排不合理还是压根就没有这么多的工作可安排?
假设经理们都很能干,原因出在公司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任务派给那些闲聊的员工的话,你会怎么办?
你肯定会跟我一样想到“裁员”。
是的,裁员确实是解决公司人员冗余的常用方式之一。可是,公司的人员为什么会过剩。是因为HR部招聘的储备人员多了 ,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公司的阶段性业务量下降了?
假设原因是后者的话,采用了裁员措施,万一业务量回升,那岂不是刚裁外人又要花更大成本去招人,还要在培养,岂不是得不偿失。
那如果是因为业务量减少,就不会裁员,会安排他们去开拓市场,也许你会这么想。但是,开拓新市场的决定真的可行吗?可以深挖一下,为什么会业务量减少,是因为临近春节,因为市场被竞争对手蚕食,还是因为产品价格过高导致销量减少?
如果是产品过高导致销量减少,派人去开拓新的市场恐怕也是无效的。估计是不是又要想到降价,如果选择降价,可以在深挖一下为什么产品价格会偏高。可能是因为定价策略错了,也可能还产品过时了,从而竞争对手都在降价清货,如果是后者,那么在降价的举措也就无效了,更应该选择的举措是升级产品。
员工上班聊QQ的小事,最终的可能解决措施竟然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升级产品。
通过这个案例,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问题更多以表象呈现出来,我们需要运用5Why分析法,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