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了一年多时间,《明朝那些事儿》七册,结束!严格说起来,70%以上,是近三个月看完的,尤其是教资面试之后到6月中旬的这段时间。还是应该感叹一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吧!至少奔着完成2019心愿清单。
基于以前的语文基础,以及各种电视剧的熏陶,对明朝历史的了解 ,总体还是少而且片面的:朱元璋开国、朱允炆失踪、朱棣靖难、朱厚照、崇祯和歪脖子树,大脚马皇后、长平公主断臂,似乎就这些。至于明朝的唐寅、魏忠贤、张居正、郑和、万贵妃、东厂,以前虽然知道有这么些人和事,却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啊!
时间跨度太长,内容、人物太多,到结束的时候,前面具体的人和事,一时都想不起来了。有句话说“时势造英雄”,我觉得这句话放朱元璋开国和崇祯时间段,都是非常合适的,名将辈出。尤其是崇祯时期,常常以少胜多。
讲前面几任皇帝更替的时候,看着还是挺有意思的,皇帝怎么上位,怎么勤政,怎么治国……可慢慢到中间段的时候,大多都是怎么党争,党争带来什么问题,谁谁谁被谁谁谁干掉了,谁谁谁又把谁谁谁替换了,特没意思。似乎国家是党争的附属品,高官厚禄却为私利舍大义,不顾万民。
以前,我从不知道,皇帝可能是摆设,皇帝可能是文盲,奸臣可以横行霸道、把持朝政,素人可以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好人也可以贪赃枉法。我该感叹人性的多样、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吗?虽然时间可以证明正义,我还是理解不了这种做法。忍辱负重?蹚过来了才是忍辱负重,没蹚过来就是背信弃义了。
也可能是我太单纯吧,接触的人、事、物也太简单,所以对世界的了解和生命的理解不够透彻。我承认社会有黑暗的一面,却不知这黑有多暗。我理解不了在魏忠贤横行的年代,为什么能够几乎所有人漠视恶行,替黑暗歌功颂德。可能死比活着更难吧,也许“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可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许所谓正义总有战胜邪恶的一天。
记得以前在某一个片子里看到,明朝的灭亡,虽然有崇祯多疑的原因,但太阳黑子引起的多年大灾荒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人吃不饱饭,自然会闹事,民兵四起,加上关外的皇太极,真正的内忧外患。
以前,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会打仗。似乎就是为了收复失地:本来就是我的,被你抢了,拿不回来,就抢回来。但是这本书告诉我,打仗,也能是因为吃不饱饭,没办法种地,于是,抢,然后,打仗。似乎,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是如此。人还是该多读书的吧,至少识字,然后明礼、知义,知道对错,辨别是非。
对抗战时期的历史,我始终是不了解的,对日本侵华亦是如此。由于地理盲,也始终没理解抗美援朝的意义。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日军侵华自古便有,胜利也绝非偶然。入朝援助,也是为了自己不被欺负。
翻完这一本,又勾起了许多新的好奇心:人物的传记,历史的传承,还有其他朝代的人、事、物……时间很长,愿保持好奇心,慢慢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