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与谁谈话比谈什么更重要
在师生日常对话中,教师要明确在对话过程中参与者本身比对话的主题更重要。因此,教师不必事先想方设法确定对话主题,也许对话并无主题,只是谈论琐事甚至说笑话,但对话的开展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
在与学科知识无关的师生对话中,论据、原则并不重要,教师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一定要接受教师的观点。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对话,教师就能够较好地维持与学生彼此信任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明确谈什么没那么重要,更要重视吸引与教师交流比较少的学生加入日常对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们对老师在学科知识以外的经历、理想、成就等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就可能会更加信任老师。
我的一个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我长大后也要当老师。我要去你的母校读大学,回来做你的同事。”虽然后来她没做教师,但在读大学期间利用假期去支教,圆了自己的教师梦。在教学单词London(伦敦)的时候,我出示了自己在剑桥大学拍的照片,课后就有学生向我咨询“如何才能去读剑桥大学”等问题。这种日常对话能够为学生打开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日常对话,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不会影响教学工作,也不会浪费时间。事实上,只有花时间与学生进行对话,师生才会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教师才会获取学生的信任,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在家长忙于工作、电视节目丰富、网络资源充沛的当下,家庭对话日渐减少,师生之间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尤为重要,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