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鸟儿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在打字的时候,总是将“关”打成“管”,这个“管”也挺符合我要写的文章主人公的。这个经典之句自于《肖申克的救赎》一书,故事性特别强的一本书,读完之后就被之深深的吸引了,也在网上观看了1994年拍摄的这部影片,它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
肖申克是一个监狱,监狱四周都是高高的围墙,高度强调纪律的“体制”使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而恐惧,也失去了对自由的向往。就如书中所描述的:一个狱友将养了多年的鸟有一天从笼中放出,鸟儿展翅欲飞冲出了牢笼,可是第二天狱友们却发现它死在了在监狱门口。原来,鸟儿习惯了这种在牢笼中的安逸生活,丧失了在外面生活的本能。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呀!就如在监狱中的很多人,待了很多年,最年长的也有50多岁了,虽然内心一直渴望自由,期待能回到外面的世界,而一旦出去了却不知道如何生活,还不如继续待在监狱中,过着简单而舒适的生活。监狱中年长的老布在监狱中待了50多个年头,他作为略有知识的一份子,在监狱的图书馆里,每天按部就班的做着一样的工作,过着不动脑子经年累月重复的生活,他甚至很享受这里的生活,至少他觉得他有被认同感。在他68岁高龄被假释后,在超市上班,因无法适应“监狱”外的体制,而不得不选择了上吊自杀;监狱中的万事通瑞德出狱后也因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而陷入困惑中……也因此,很多人在监狱中待久了,就不想出去,也有人出去了再试图“犯罪”而继续走进监狱中……
主人公安迪是一个银行职员,被诬陷谋杀自己妻子与其情夫而被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里。安迪在监狱中沉默、冷静,与众不同,极力维护自己作为正常人拥有的一切。在狱中,他以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安全的逃税、帮典狱长洗黑钱,以此来换取他们对囚犯、对自己轻微的宽松;他为狱内图书的扩建给州长写信,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成为狱中最大的图书馆。后来,无意中他知道了谋杀自己妻子的真正凶手,而监狱长为了留住安迪,满足他对金钱无休止的贪欲,而将知情人杀害。安迪彻底绝望了,也使得自己最终走上了“自救”的道路,成功穿过自己27年挖成的秘密通道来到自己向往的世界。
27年中,没有人知道安迪“逃生”的计划,因为面对森严的监狱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安迪却做到了,他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用一把“小锤子”为自己的逃生打开了一个通道。这其中,他忍受了很多痛苦,独自搬运碎石,忍受了地沟中的污水,最终成功越狱了,并且过着自己期待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够成功逃狱,只因他内心一直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没有放弃希望。入狱之前,他也为自己出狱的一天而做了好经济铺垫,以便能更好的过好余生。同时,他也为在狱中帮助自己的好友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贵,最终两个人走到一起了。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狱友瑞德。
“有目标的人是幸福的”。安迪是一个对目标极强的人,他的毅力是令人敬佩的,他的聪明才智是令人赏识的,即使倾注全部的精力也要为“梦想”奋斗!在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人生百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监狱也会存在尔虞我诈,贪污、洗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安迪用钱和自己的才智让狱卒保护了自己,使得自己免受其他狱友的欺负;安迪的到来搅乱了监狱中的一潭死水,他的离去使得监狱的生活又处于暗淡中。因为他的光芒太强大了。安迪用他自己的状态给身边所有的人传递了一种生活的态度,信心,美好,希望。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反思下自己,是否心中也住着一个“肖申克”?是否渐渐迷失了自己?是否处于“舒适区”?是否也已习惯了“体制”内的生活而丧失了“跳跃”的可能?是否一面安于现状的生活,一面又愤愤不平?……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当你面对生活时,你要记住,人生本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我们在摆渡他人的时候,也在做着自己的摆渡人。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还有谁会来救你。希望只会给予那些心怀希望的人。
安迪说过:“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他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个好东西!
有些鸟儿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放弃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