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主要介绍了货币的概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也就是货币。
很早以前,货币是不存在的,直到人们开始进行商品交换后,货币才产生,最开始,人们使用贝壳充当货币商品的角色,直到人类掌握了冶炼金属的技术之后,货币商品才过渡到金属身上,继而,人们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后,青铜货币时代就来了,最早开始的铸币流通的时代,是秦朝,秦始皇颁布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直到明朝中后期,中国逐渐确立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体系。
货币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和欲求,这些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而这种交换,又必须以钱作为载体。在经济学中,金钱代表货币,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从最开始的实物货币,到后来的金属货币,人们发现用金银做货币更恰当,因为与实物货币相比,金银的体积更小,价值更大,质地更均匀,而且不容易腐蚀,更便于携带,保管和分割。
货币供应量有三个层次。分别是m0、m1、m2。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他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先来说一下,何为流动性。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m0与消费密切相关,他的数值高则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金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我国的m1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3.以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m2流动性偏弱,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在我国m2是指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m1、m2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变动情况。若在一段时间内,m1的增长率过快,明显高于m2的增长率,则表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很多投资者会把手上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市场上,资金供应充足了,就会使商品和劳务市场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反之,若在一段时间内,m2的增长率过快,明显高于m1的增长率,则表明实体经济利润较低,大量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又转移为利息较高的定期存款等,这无疑将使社会总投资下降,继而影响就业和经济的增长。
货币具有排他性,即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而使用成色低的货币进行市场交易,流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也称格雷欣现象,这是一条经济规律。
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这大大的方便了人们外出购物和消费。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储值卡、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数字现金、电子钱包。
虚拟货币,虚拟与现实之间有其现实价值。
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的替代货币,包括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
第3章,主要介绍的就是,货币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在的货币有哪些。我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直到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概念,如比特币就属于数字货币中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