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四季度,一年的尾声即将到来,对于银行来说,尤其是地方性小法人行,不仅要对过去一年的业务进行梳理,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开门红工作。因为开门红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其他时期的工作。
在这个红海中,银行间对优质客户的争夺犹如一场场激烈的战役。从全局看,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如同一个区域内食物是有限的,各银行每年业务都要求递增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吃不饱饭的”。
在这片红海中,地方小法人银行如何寻找开门红期间的“蓝海”呢?这摆在了行长的面前。笔者的观点是,围绕开门红工作,不能单就一个开门红工作寻找蓝海的战略,应该将开门红工作期间作为寻找蓝海战略的一个行为或者叫阶段性工作。
那么,就开门红期间如何寻找“蓝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在银行竞争激烈的今天,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营销不再是坐门等客,不再是简单的叫卖,而是站在客户角度,寻找客户对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效用、价格的认同度,而这些就需要组建一直专业化团队方可实现。
二是走差异化经营之路。差异化经营来源于客户需求的差异化,来源于同业竞争的同质化,来源于世界的多元化。因此,在经营思路上,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需要在营销、客群分类、考核、团队管理等方面走差异化之路。
三是走效用化管理之路。市场的分工越来越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但做好这些前提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所需,为客户所用。再好的东西,客户不喜欢,对客户没用处,或者提供的服务不及时,或者客户不认可,那么,所有努力都是徒劳。因此,坚持效用化之路是现实选择。
四是坚持宏观化思维。在经营这条道路上,坚持精细化管理没错,但核心是算总账,算好总账就不会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患得患失。而经营这条道路,哪有百分百成功?如同其他市场一样,有旺季有淡季,有挣钱的服务,有赔钱的买卖,但总的算下来能获利,从战略上,依然是好的。因此,坚持宏观化思维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