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阅读第5天
第四章内在:会痛不是爱
1.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没有界限,不是因为无私;没有界限,哪怕是付出,也是自私的行为。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能否丰盛。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减孩子的自由创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
2.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结婚,是父母的选择;生养孩子,是父母的选择。没有孩子,父母一样会吵架,一样会变老。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3.可以不原谅父母:我们不是一定要和父母修复关系才能自我成长。父母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能力真正看见孩子,但我们依然可以成长,并且拥有爱父母或者不爱父母的自由。
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别人,就像桌子和椅子一样,是一个你无法改变的存在,仅此而已。如果说原谅桌椅、原谅天气、原谅地球自西向东转是可笑的事情,那么这些和原谅某人某事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事情和别人不需要原谅,因为它们不会因为你的原谅而改变。如果必须通过原谅什么才能获得幸福,那就是把幸福的可能寄托于外界。
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终会发现,父母身上令人厌恶的能量在自己身上一样不少。当这些阴影逐渐被觉知照见,我们的内心便不再分裂,自然会从与父母的纠缠中解脱。
4.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么?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有的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可以不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5.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真正的反控制,是既不屈服也不对抗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地做自己。反控制不仅能保护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有着神奇的疗愈效果。
反控制不仅能保护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有着神奇的疗愈效果。通过不断地划清界限,父母逐渐明白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人,人生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于是“自我感”开始建立。只有当父母分清楚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人的时候,真正有效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6.家庭秩序不可错位: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开。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处理大人的麻烦。父母之间关系亲密,儿女自然得自由。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定海神针”,如果不把夫妻关系摆在家庭关系中的首位,必然会出现各种扭曲的后果。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开。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处理大人的麻烦。如果孩子为父母感到担心,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会自己处理,请你放心。”这样,孩子会有踏实的安全感,能够专心发展自己,同时学习到父母自我负责的态度。
7.在生命早期,偏执的种子就已种下:偏执是非常强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完全向外时,可以毁灭所有人际关系。但如果运用这种能量向内觉察,它就是不可思议的生命馈赠。
8.轮回之痛止于觉知:把能量集中向内,觉知自己的情绪感受,安抚自己内心的婴儿。所有对别人的指控,都是自我指控。
跳出恶性循环的方法,就是我们要深深地觉察到父母的模式如何在自己身上重现,细致到一个眼神、一种表情。觉察到这些东西,无论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自己说:“这是我的一部分能量,我允许自己重复。”抗拒让能量固结,而接纳让一切自然流动,呈现完美的安排。
别人的真理只是自己的道理,当我“杀死”自己而让道理活下来,一切道理都只是解脱的障碍。我们不再阻碍能量的流动,当下本身即是真理。没有头脑评判参与的体验,就是全然的体验,是觉知的最终境界。觉知是开始,亦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