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在关系中提升韧性
自利并利他
金句摘录:
一个人的利他性对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至关重要,利他是给自己带来持续幸福感的的最高阶元素。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人类的幸福有五大关键要素,可以理解为五层幸福,包括愉悦的感受、成就感、做喜欢并擅长的事、温暖而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帮助他人。
一旦有了期待之后,大概率的结果是让人失望,即便是恰好满足期待,我们的惊喜和感恩之情也会衰减。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专注于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使自己脱困的途径通常在于解决别人的问题,帮助别人是提升韧性和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将注意力从个人问题和专注于自我的焦虑上转移出去,增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促进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所谓利他,换位思考是根本,聪明的利他,是要从他人的需求出发,我们自以为的善行,可能是给对方的干扰。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需求出发,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自身的“已知障”,认知的迭代也会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给我们新的洞察和启发。长期自我牺牲式的利他,会导致心理资本的损耗甚至枯竭。利他的行为起点可以是“自利”的,自利并不等于自私,而是对自我的关怀。
人们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关爱他人、为超越自我所存在的更大的社会群体解决问题,才能得以实现和增长自身的价值。为帮助别人的过程强化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连接需求,从而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即使我们帮助的是陌生人,这样的效应同样存在。冥想就是训练我们将无意识意识化的过程,利他的行为则是把有意识无意识化的过程。
感悟反思:
读到今天的内容,我想起之间网上看到一个提问说:“短暂的陪伴到底是礼物还是惩罚?”,底下一个回复:“你不贪心,便是礼物,你若还是期待,便是惩罚。”,勇敢放下的小朋友,会奖励一个新的开始。看到书里说,一旦有了期待之后,大概率的结果会是让人失望,而我们能够跳出自己,换位思考,生活中事事都是馈赠,都值得我们感恩,又让我想起一句话,治好抑郁症,焦虑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利他还要从他人的需求出发,而不是我自己觉得好,我一定要也要强加给别人,还用为了别人好绑架别人,这时候倾听很重要,观察也很重要,情商高的人都会察言观色,善于倾听,所以也需要我们更加细心的去观察别人,跳脱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去感同身受别人的处境和情绪,这也是我需要不断修炼的。爱自己很好,但是也要同样的去设身处地爱别人,爱就是放下自我的执念,爱没有你我他之分,爱是包容万物的。这点尤其我在夫妻关系修行中,更要精进。
这个暑假公婆带儿子去东北老家了,现在我和老公两个人在家,也是我们结婚这么久以来,第一次二人世界,我们互相轮就做饭,抢着洗碗,吃饭的时候放下手机,一边吃一边聊聊天,一起看电视发掘一些共同兴趣爱好,这是以前我们夫妻之间没有的经历。我发现我们两个人都改变了很多,都会更加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更加的能包容和去关爱对方,夫妻相处之道这也是自利利他的一个过程。慢慢来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