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幼儿园接娃回家,大家都知道,从幼儿园到家的路上总是充满诱惑,一不留神,娃就屁颠屁颠自己进了超市,拿了奶片。我心想:昨天吃了糖,而且昨天买的饼干没有吃完,今天肯定不能买。糟糕的是,今天没有提前说好不能买。孩子在柜台前叫喊:“我就要我就要。”我说:“除了我就要你还会说点别的吗?”旁边一阿姨接道:“还有我不要。”哈哈哈哈,阿姨真相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有很多需要对孩子说“不”的场景。而且对父母来说,对孩子说“不”是必需的。那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说“不”呢?
说“不”的重要性
对孩子来说,延缓自己得到满足的欲望是很难的,“我现在就要”是一种冲动性的渴望。学会接受别人说“不”,其实是对自己说“不”的前奏。
当然,父母对孩子太多的“不”或者太多的“是”都会有损于孩子的自律能力。太多的“不”会让孩子陷入一个消极的世界,而太多的“是”又会让孩子不习惯于受到挫折。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平衡。
让孩子懂得“停止”信号
在宝宝出生后不久,我们就应该教会宝宝学会识别表示“停止”的身体信号。比如,喂奶的时候第一次被孩子咬,你的脸上出现“哎哟,好疼”的表情;比如宝宝伸手拿危险物品时你脸上警告的表情和语调。你在每次相类似的情境中用类似的表情和语调,如每次都用最严厉的语调和眼神来针对危险的行为,时间久了,孩子就能够分辨出你的表情和语调,甚至你不用说话, 他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
用这些词替代“不”
如果总是对孩子说“不”,就会让这个词失去威力,可以试试用这些词来替代说“不”。
“不是给你的。”
宝宝6个月大开始,就会伸手去拿一些不该碰的东西。相比于“不行”,“这不是给你的”通常会更有效。“不行”的生硬通常会引起孩子的一通脾气,变通的使用“这不是给你的”更容易让孩子明白你是在保护他。当然,最好能给孩子一个替代品。
说“不”的时候带上称呼
在“不”的后面加上名字,能够使自己的话更带个人感情色彩,听上去就没有“不”那么专横,不那么刺耳,也更加显示出你对听者的尊重。
“停下来”
当孩子正在进行一件危险的事情时,“停下来”通常会比“不”更加能够制止住他的行为。不管是调皮的孩子还是文静的孩子,在听到“停下来”的时候通常都会停下手上的动作,这为你去到他的身边直接制止他的动作赢得了时间。而“不行”通常并没有这个效果。
当孩子做出危险的行为时,很多妈妈第一反应是斥责孩子,并可能给他一点教训让他对这一次危险行为印象深刻。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由衷的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害怕。毫不保留的展现自己的惊慌,这更加能够赢得孩子的信任。
正面的建议
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否定的同时,你应该向他提出正面的建议,比如,你不能玩小刀,但是可以玩皮球。
说到做到
孩子经常耍赖皮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没有说到做到。在我家,我发现女儿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更会说话算数,遵守约定,而跟她爸爸一起时经常耍赖皮。这是因为我基本都说话算数,我们会约定去超市只能买一样东西,如果她有两件想要的,那我一定会要求她选一个。到目前为止,她从来没有因为向买两样东西而闹过。我们还经常约定看几本书再睡觉,也基本没有临时加量的时候。而跟她爸爸一起看书就经常出现临时加量,因为她每次临时加量都能得到同意,爸爸会放弃之前的约定。
提前约定
开头所述女儿的哭闹就是因为我说的“不”没有提前约定,通常来说,对于买东西的情况,如果没有提前约定,我很少说不。
在每一次类似去超市买东西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孩子的哭闹和你频繁的“不”,提前约定是非常好的办法。如果你们的约定经常失效,那参照上一条,很可能是你经常没有守住约定。
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相应地存在着一些可以让孩子做的事,同样也相应地存在着对孩子的限制。学会如何对别人说“不”以及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说的“不”是我们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