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简述
聚焦
1、PK介绍一种工具(课件出示一些工具)看谁介绍最详细。
2、举例说说生活中用过的工具、涉及的技术,用它们做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揭示课题
探索
图片引入核桃(包括核桃树照片,孩子不一定都知道核桃是长在树上的)—主要探索活动“勇取核桃仁”。
目标:取出尽可能完整的核桃仁
明确活动手册记录
活动一
1、徒手取核桃仁,计时1分钟。
2、学生结合活动记录用短语描述取核桃仁的方法、效果和感受。
3、小结:徒手取核桃仁费时、费力还手疼——怎样可以让我们更取核桃仁更轻松?
活动二
1、工具取核桃仁,计时2分钟。
2、交流汇报:
选用什么工具怎么取出的核桃仁?效果如何?不同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
你认为能帮助取出核桃仁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3、小结:敲、砸、压等工具使用方法是技术,不同工具有不同技术,用力大小也不同,要根据任务合理选择工具;工具蕴含的科学原理也是技术。
“刚才活动遇到什么麻烦?”——专用工具:核桃夹
活动三
1、轮流使用核桃夹取核桃仁,计时3分钟。
2、交流分享:与第二关相比,使用核桃夹之后取核桃仁效果如何?解决了哪些问题?
3、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核桃夹设计
小结:完成某些特定任务需要使用特定工具,核桃夹巧妙设计蕴含着科学原理。
研讨(小组讨论)
1、对比三次取核桃仁效果,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使用同一种工具,不同的人达到的效果不同?
2、师小结:不同的人使用相同工具感受不同,效果也可能不同,这里面涉及的知识、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属于技术的范畴,而工具的有效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
拓展
1、拓展延伸:课件展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从学生熟悉的到不熟悉的,让学生不断思考“工具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拓展应用:选工具把核桃仁带回家
3、学生结合今天的活动,说说如何理解工具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在教材P42勾画补充。
二、评课
做的好的地方:
1、环节清晰、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手册使用规范
2、课堂组织高效、抽学生分享交流关注到了全班同学、及时点评
不足之处:
1、评课不同于日常教研,重在听,次在交流(可能我给人感觉不够虚心接受了)
2、有两个致命点:
1)对于学生爱护桌子等公物的意识培养不到位,仅用一张A4纸起不到什么作用;
2)应该提醒学生从家中带手套来课堂上操作使用,再不济还可以跟学校食堂借用。(压根没敢想打学校食堂的主意的我)
3、限制了学生思维
1)局限在桌上操作,限制了学生活动范围——可以借用过道、公开课进行场所的台阶,老师分组标明区域。
2)整堂课都是围绕核桃,没有帮助学生把思维打开。比如:可以从打开单个核桃过渡到工厂如何批量化打开核桃;可以从取核桃仁过渡到取夏威夷果(还可以给学生拓展夏威夷果工具的小故事)等别的坚果;方便、实用取核桃仁方法:先锅(工具是其次)里蒸(技术)10分钟——取出整个核桃仁——核桃仁泡入水中5分钟——剥去核桃仁的皮。
4、环节太多,太紧凑给人感觉赶流程,至少听课老师感受缺少学生更多思维过程。
优化环节:
1)活动二不必提供那么多种工具,在活动开始前出示图片,将活动二学生取核桃仁后的交流“你认为能帮助取出核桃仁的工具应该有什么特点?”设计在此处,直接排除轮胎、手工剪刀等工具,体现学生思维活动过程且节省老师备材料时间,整个教学活动流程也更有的放矢。
2)拓展应用“把核桃仁带回家”可以放到最后,总结放在前面,当环节很多时要取舍,少而精。拓展应帮助拓宽学生思维,比如思考别的坚果如何打开,工厂如何批量化处理等,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感受工具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自我总结
1、疑惑点:
学生受聚焦第一幅图片中的机械工具影响,尽管老师课件提供图片参考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孩子们还是大部分都在说扳手、螺丝刀等工具。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技术?
2、关注学生缄默知识,不能教材什么样老师就怎么样教学,作为老师一定要有与日俱进的专业成长。
3、保证课堂常规前提下,尽量不局限学生探究实践场所。曾经有些课程中我预想过去室内体育场,由于各种担心自己打退堂鼓了,仅仅只是想想没有实践。课堂活动环节开展时,我每次第一反应都是不能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安全第一位。我过度胆小了。
4、好老师要帮助学生变聪明(思维)变能干(动手能力)
三、一点小感受
评课当时内心很复杂,巨大的挫败感向我袭来,甚至有愧疚感:我真的这么差劲?限制了学生思维?我还适合当一个老师吗?
但我知道我只是一时受到打击,不论是客观事实还是自我安慰也好,我相信自己是有进步成长的地方,就像11月29日今天规培活动刘姝老师说的那样“好的标准是变化的”,也许一开始对自我要求是课堂常规,那至少以后我的目标就不仅是课堂常规的落实,更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