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赛不是啥光荣的事,所以本不愿意多说。自14年开始跑全马到现在退了两次全马一次越野。但今天想了一下,还是把这次退赛记录下来,给自己一个提醒和警示。
平谷雷越野50km报名之后,跟一个做越野赛事的朋友闲聊,他随口说了一句什么野鸡赛事,算是被嘲笑,不过他很快就道歉,说自已这态度不对。当然作为多项国内外大型赛事的赛事总监,他的确有资格说这话。但当时报名是因为,好几个朋友都说这个比赛办得很好。
比赛是在平谷 镇罗营镇的玻璃台,之前曾去附近玩过两次,一次是跟户外的朋友,一次是自己自驾。赛前一天周五晚上开车过去,到的时候已经快九点,玻璃台是个民俗村,村里全是各种农家乐,广场上已搭起了拱门,到处都是来参加越野跑的人。
领完装备,跟提前来的小伙伴一起会合吃饭,边吃边聊。说到明天计划的成绩,我其实没什么概念,但想冲一冲。
今年整体的身体状态还不错,七月跑了三夫的崇礼168,完赛了70公里,用时15小时,名次在400多人中排130名左右,感觉还不错。当时50公里用了不到9小时。
九月的北京马拉松,将全马的PB成绩提高了半个多小时,并且进了350的大关也是很不容易。要知道马拉松成绩上次PB还是三年前。
国庆期间跟小伙伴们一起徒步了洛克线,五天时间,在高海拔的山路上,每天走路差不多20公里,并且下山时还能用登山杖狂奔。这样下来,让我觉得,50公里也不过是小CASE,并且整体爬升也不高。
轻敌了。
我忽略了9月中旬北马之后,跑量不足这个事实,并且一心求快。
第二天开赛后,就是一段海拨1200米的爬升,个人的经验来说,我不惧爬升,并且在爬升时候是能够超越的,所以就尽量挤到了前面,但是过了东指壶峰顶后,狭窄的山路上只能容一个人走,不能超车,就一直跟着前面的节奏,或快或慢,经过了第一个补给点。
过了第一个补给点后,有一个小的爬升大概几百米,下坡冲坡的时候冲的特别爽,可能也是因为前面都是高手,跟着他们的节奏,最快公里配速已经在5分钟之内,耳边呼呼生风,脚下一点也不敢大意。
这可能是越野赛事的刺激之处,你能感到自己的肾上腺素在飙升,毕竟在那么快的速度下,你还要仔细确定好每一步的落脚位置,不能踩到沟坎里,还经常要在下山弯曲的小路上急停转弯,碰到石头较多的地方,需要跳石头的时候,更是要万分小心,不能踩到不稳的石头上。
第二赛段大概也是十公里,下山后沿着河边,跑到村子里,果园里。比赛的志愿者都是村里的老人,戴上红䄂箍,给运动员指路。感觉满满的温情,也觉得似乎哪儿不对,野鸡赛事?有点。尤其是路过一些赛段,经常需要弯腰从果树下经过的时候。
有好几处的比赛标志也不明显,我一度觉得自己要在果园里迷路,只好停下来找路,这时候50公里跟25公里已经分开,我前后都看不到一个人,好在找到了指路标记顺利到达第二个补给点。但有人就没这么幸运,在第二补给点见到一个25公里的选手,25公里和50公里的分开标志,在补给点前大概3公里的位置,他错过了,沿着50公里的标记多跑了3公里左右,等于他完赛也要至少比别人多跑6公里了。话说,这种分赛道的地方,不应该有个人提醒么?
补给点的补给还是很不错的,但吃饱了就不想走了。
过了第二补给点,又是一个大几百米的爬升,这时已近中午,大山坡还挺陡,感觉一直到不了顶,速度虽然慢了,但我名次并没掉很多,一直努力跟着前面的人,不让后面的人超过,终于到顶,下坡的时候却出问题了。膝盖又开始疼。
所以不象前两个下坡冲的那么爽了,速度起不来,然后还不能挡着后面的人,加上前20公里冲得太快,我后来看我前面的名次在50公里所有选手的20名左右,体力透支严重,这时候内心就全是负面想法,随时想放弃,又想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内心在人天交战,加上膝盖支撑不给力,每一步都痛苦。
还是又坚持了3公里左右,决定放弃。想了一下,决定也就结束今年所有的比赛。后面只报了一个11月初的杭马,杭马跑过两次,每次成绩都不理想,都是因为过了9月跑量减少,所以决定一起放弃了,虽然来回机票都出了。顺便也是多留点时间周末陪陪孩子。
总结下来,就是准备不足,太轻敌。认为自己都完赛70公里,马拉松也PB的状态下,努力去跑个50公里没问题,对赛事的难度和心理建设都准备不足。大意失荆州啊。
明年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