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必须知道孩子的成长发展阶段特点。
我们知道,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总的规律是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1到2岁是前道德阶段。而2到8岁的年龄段的儿童,他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的服从和崇拜为特征,又称为权威阶段。这也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当中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是刻板,不可逆的。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这个阶段也称为他律道德阶段。
跟它相对的还有一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就是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具体的年龄段是8岁到11或12岁。这个阶段又叫做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不单纯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的遵守规则,要求的是平等。公正道德阶段是10到12岁以后。
了解了孩子的具体的特点,你就能够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
而作为孩子,他的态度、意志、情绪和理智是构成性格的结构特征的四个方面,他的心理发展过程是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和心理发展。
在此重点强调孩子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孩子的四个方面的心理发展过程,和他的性格结构特征,这孩子在发展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以下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1、焦虑症,我们经常会说听别人说,最近很焦虑,这两天我很焦虑……其实焦虑是,一个人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够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孩子常见的焦虑反应应该是考试焦虑。
2、抑郁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是一种过度的严重的焦虑症。以持久性的心理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4、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自己吓唬自己,凭空设想危险场景。了解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这些症状,家长也要防患于未然,适时策略。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1、语言法。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与他们谈话,要心平气和。与他们讨论问题,注意倾听,与他讲授授予知识,要耐心。共同与他们读书,也是很好的方法,讨论读书之后,各自的感受感想也是很好的策略。
2、感知法。也就是身教胜于言教。无言的行动,最好的榜样,像和孩子在一起时,平时演示一些力所能及的。他们在一起的一些活动,具体的认知和行为的操作。相信孩子会创造属于他们的奇迹。
3、实践法。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心胸。看百遍不如行动一遍,可以采取一些关于活动的练习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去完成一些专项的,针对性的练习
4、情感陶冶法。欣赏电影,美好的图片,欣赏一些情景故事,多听一些美好音乐,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各位母亲,希望我们的孩子都生活在没有心理阴影,活在非常健康的生活状态中,成长着,快乐着,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