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①一个人写诗词,作品成功与否有两个原因,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诗歌的写作要“能感之”,而且“能写之”。


第一,在作品中一定要有感发的生命,要“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不是无话找话,空口说话,是需要内心有一份真挚的感情,这就是“能感之”。


你感动的引起你内心的情动于中的因素,一个是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除自然界以外,还有人事界给我们的感动。


一个诗人要是“能感之”,首先就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一种关心同情的心。


“能感之”是不够的。作为诗歌创作,还需要有艺术性,所以除了“能感之”以外,还要“能写之”。


②辛弃疾所有的词,不论是写的欣喜的、悲哀的,还是写的豪放雄壮的、纤浓绵密的,他的本质都是不变的,都是写他对自己故土、故乡不能忘怀的那一份关心的感情,是他自己的一份忠义奋发的志意。


③作品好像从作者内心之中放射出来的一千条道路,虽然重点不一样,但都是从一个中心走出来的。(米勒)


④所有的符码作用的,引起联想轴上丰富的联想的语码,都是与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的。(洛特曼)


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你一定要熟悉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只有你熟悉了这一点才有了根本,才能很好的接受外边的营养,你自己的根本没有,你的生命就都没有了,再吸收什么也不能成长,因为你连生命都没有了,你吸收什么?这是十分重要的,这在欣赏古典诗歌上就更重要了。


⑤辛弃疾作为一位英雄豪杰的词人,我们一向都赞美他的豪放,但要知道辛弃疾的豪放,是不单写两句空洞的口号,他是真的“能感之”“能写之”,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生活去践行他的诗篇的。这正表现了他情感的真挚。


⑥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中传下的作品最多、方面最广、风格最多变的一位作者。


辛弃疾的艺术成就,还不只是说他形象用得好,而且他语言用的好。它可以用古典典雅的字,《诗经》《庄子》《论语》《楚辞》《世说新语》他都可以把他们融会在词里边,而且写的非常好。而另一方面他也可以用俗语,民间最通俗的口语一样也用的很好。


我们学辛弃疾、学豪放的词人,最应该注意的一点,绝不可以流入那种虚浮的、叫嚣的、空泛的作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