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老师推荐说国内的小说家还是陈春成,因为他的想象力很好,文字又清丽脱俗,是别具一格的存在。除了这些,他文字里没有那种恶狠狠的劲头,非得把读者给魇住镇住的野望,把文学彻底变成体力活或者切腹表演。所以这两天看到得到上有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和作者一起在亦幻亦真的梦境里遨游。
作家阿乙评价道:“他的语言锤炼已经炉火纯青,不是池中之物。这注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 陈春成似乎是用一种虔敬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斟酌打磨,使每一个句子都闪烁着诗的色泽。
当人成长到一定阶段,如书中所言,高考、就业、结婚、买房,这些从来都漂浮在我的宇宙之外的概念,从这时起,才一个接一个地坠落在我跟前,像灼热的陨石。然后,父母憔悴的面容和疲惫的声音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再也不能无忧无虑地在大海里驾驶潜水艇探险。怎么办呢?想象想象力脱离了我;于是它真的就脱离了我。那团蓝光向窗外飘去。我坐在书桌前,有说不出的轻松和虚弱,看着它渐渐飞远。最后它像彗星一样,冲天而去。
再之后,课堂上听讲也没有问题,居然整整一节课都没开小差,老师说什么,我听什么,完全跟得上,再也不会抓住一个词就开始浮想联翩。听课时,对身边一切都能视而不见,这种适度的麻木真是令人舒适。我好像从热带雨林里一下子跑到了马路上。这里不再有繁密的枝叶、柔软的泥沼、斑斓的鹦鹉和吐着信子的蛇,眼前只有确凿的地面和匆匆的人流。
而书中陈透纳说:我的才华早在十六岁那年就离我而去,飞出天外了。我中年开始作画,不过是想描绘记忆中那些画面。我反复画的一幅画,深蓝色的背景中央,有一片更深的蓝。有人说像叶子,有人说像眼睛,像海里的鲸鱼。人们猜想其中的隐喻。其实没有任何含义,那是一艘潜水艇。我的潜水艇。它行驶在永恒的夜晚。它将永远,永远地悬停在我深蓝色的梦中。
读到这里,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这些文字有一种奇异的空灵感,把人拉拽进一种亦真亦幻的状态里。细致入微的文字后隐藏着很久远的情感。
这本《夜晚的潜水艇》由9个故事组成,我最喜欢的是第一个《夜晚的潜水艇》,文字简单没有那么华丽,清新有力量。
后面的文章都很不错,其灵魂在梦与现实,过去与未来,醉与醒之间穿梭徘徊,
语言古典浪漫,比如这段:漆黑中,能听见空气的流动声、遥远的地下水冰凉的音节,甚至溪流拂过草叶时的繁响。土壤深处有种种奇异的声音。有时听见黑暗中传来一阵“隆隆”的响声,像厚重的石门被缓缓推开,片刻又寂然了。
作者相信,山峰是活的,躲在听瓮里的耳朵可以听到山峰生长的厚重声音;音乐是活的,可以化身一个人形进入你的脑海;字是活的,刻在碑上的字潜入了石头,在石中流转、游走、闪动,《红楼梦》中的文字为了不被篡改,竟然自行崩溃为偏旁和部首。
其次陈春成的故事是有结构的,他的幻想故事在铺陈美的同时,都套用了一个侦探的结构外壳。这个结构的外壳简单来说就是:开头抛出一个谜面,结尾解开一个谜底。比如《音乐家》就是如此,最后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古廖夫化身为音符的小黑点,曳着细尾,蝌蚪似的,在空中游转;然后那些黑点已经像盘旋的蚊群、浮荡的粉尘,愈来愈细,且被他带动的气流一激,向窗外飘去,消融在深秋的夜里了。
最后陈春成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但是超越了生活,我们每个人小时都做了很多的梦,但是真正有多少是实现了的,有没有可能不仅仅是环境还有成长本身就让我们忘记了初心。而阅读这些文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瑰丽的美妙的梦境里驰骋,也许那就是我们的理想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