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创立时间,在历史学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主要有汉朝、隋朝、唐朝三种说法。但是,我国正版历史教材中所认可的创立时间是隋朝,在许多历史书籍中也得到了较为明确的印证。
比如,《旧唐书·房玄龄传》 中提到,“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又或者,《大唐新语·卷二十二·厘革》中也同样提到,“后汉令郡国举孝廉。魏、晋、宋、齐,互有改易。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武德则以考功郎中试贡士。贞观则以考功员外掌之。士族所趋,唯明、进二科而已”。
按照较为主流的说法来看,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朝,衰落于清朝。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因为明朝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而清朝基本上是沿用明朝科举制度,所以今天我们就主要了解下明清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重点围绕三场考试进行介绍。
首先是“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乡试通过之后获得“举人”称号,举人第一名为“解元”。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例如,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讲述了“范进中举”的故事,而范进参加的这次考试正是“乡试”。
接着是“会试”,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又称春闱、礼闱,由礼部主持。会试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共试三场,每场三天,连考九天,考试内容与乡试一致,淘汰率在90%以上,会试通过之后获得“贡士”称号,贡士第一名为“会元”。例如,北京大学第14任校长蔡元培先生,于1890年(光绪十六年)首次进京参加会试便获得了“贡士”称号。
最后则是“殿试”,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内容为“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
关于“贡士”和“进士”的区别,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所有的贡士,在他们参加完殿试之后,都会变成进士,只是各自取得的名次不同而已。
——2021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