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发干部干事活力

        在当今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干部肩负着推动政策落地、服务群众生活的重任。然而,现实中他们往往被繁杂的事务和形式主义所困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抑制。为基层松绑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基层干部面临的负担,首先来自于过多过滥的考核检查。各类考核指标层出不穷,“千分制” 考核、“多头重复” 考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准备考核材料、“研究” 考核规则上,无暇顾及实际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同时,形式主义的 “文山会海” 和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也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会议一个接一个,文件一份接一份,工作群、政务 APP 中的 “打卡晒照”、“每日一报” 等机械性任务,严重挤压了基层干部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的时间。此外,不合理的借调现象导致基层工作力量被削弱,“小马拉大车” 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为基层松绑减负,各地各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考核优化方面,浙江省重点整治 “千分制” 考核、“多头重复” 考核等突出问题,通过精简考核事项,明确考核指向和指标,让基层干部清楚重点工作所在,以考促干,激发争先创优的动力。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原有的多项考核整合为一个考核方案、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和一个考核信息系统,不仅减轻了基层负担,还提高了工作质效。在整治形式主义方面,各地着力精简文件和会议,清理 “僵尸 APP” 和冗余工作群,避免过度留痕管理。例如,临澧县制定印发相关清单,大力精简文件、清理标牌、统筹减少微信群、取消打卡签到等,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在规范借调方面,新疆建立健全五步借调审批程序,并纳入组织部门监管,确保 “非必要、不借调”“有借调、及时还”,一大批县乡工作人员回归本职本岗,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

        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还需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干事就会有风险,大胆干事更可能产生 “无心之失” 或 “探索之误”。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就要为他们提供 “试错空间”。一方面,健全制度机制 “事前撑腰”,精准执纪明晰行为边界,让干部清楚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另一方面,做好容错免责 “事后补救”,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非主观故意失误给予宽容和保护,同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干部干事有底气,能放开手脚施展拳脚。

        为基层松绑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让基层干部摆脱不必要的束缚,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才能真正将政策落到实处,满足群众需求,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罗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