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教养—轻声】
记得带一年级那年,中午午休时间快结束了,小树同学从家里刚返校,看教室里的同学没有醒,他轻手轻脚地打开门,小声对着我说“报告”,我示意他进来,他进来后又轻轻把门带上,小心翼翼地走向座位。过不久,又来一位小C同学,猛地把门打开,大喊一声“报告”后,没等我示意,他就跺着脚哐当哐当地走进教室,这一折腾,大伙就都醒了。
上三年级时,有一次,我们教室的后门被其他班几个淘气的孩子踹开了,小树想都没想,站起来就往外冲,把那几个孩子训斥了一顿,非常有正义感。对于班级的事他总是积极参与,乐于担当,因此很受同学们喜欢。而小C时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被人投诉,家长为此非常苦恼。这就是教养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生命状态。做事能够考虑他人的孩子,一事顺事事顺;只看自己,任意妄为的孩子,总是伴随着磕磕碰碰,家长和他自己都难得消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种纠纷矛盾。
之所以我们要教导孩子学会控制音量,轻声说话,便是这个道理。有话慢慢说,与人为善,不随意吆喝,吆喝的模样不仅增加了傲气,言辞还总会跟着吆喝的势态增加咄咄逼人的锐气,令人感到不适。
因此,走路、排队时的攀谈,课间教室里的交流,图书馆、博物馆中的对话等等,都是养成轻声说话习惯的好时机,在这些场合中都能体现出孩子的教养。一点一点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