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有一位40岁的男士,拥有常春藤博士学位,从事一份很普通的职业。在工作中,树敌多,不断遭到他人拒绝,平日也不与家人联系,更别提什么朋友了。这位男士,因为深受人际交往的困扰,而去找专业人员指导。
从这位男士身上,感受到一种社交中的紧绷感。提到紧绷感,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梁朝伟和段奕宏领奖时的拘束。他们身上的拘束,对于社恐星人来说,真的太熟悉了。冯唐说“我越老越觉得人类难以相处,很多情况下,他人是地狱,地球居不易。”冯唐的这句“他人是地狱”,虽说夸张了点,但对于社恐星人来说,也算是贴切的。
上面提到的40岁男士遇到的困境,是美国西北大学语言沟通障碍学博士卡萝尔•弗来明,在《“没话找话”指南》中分享的真实案例。
读这本《“没话找话”指南》,很轻松,明明可以用很快的速度读完,但依然放缓了速度,在这本书里,卡萝尔•弗来明说出了闲聊困难症的心声,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贴心又实用。
闲聊的两大困境
我们为什么需要闲聊?有时候真心觉得,人是不需要闲聊的。关于闲聊,还和我家老大讨论过,有什么话,直说多干脆。对于我的这个观点,孩子明确表示反对,她觉得直说太唐突了。先聊点其他的,再进入主题才是令人舒适的交流方式。这是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自行摸索出的沟通方法。
适当的闲聊,能让人的交流变得更舒适,用卡萝尔•弗来的话来说:闲聊不是知识层面,而是人际关系需求。然而,对于不擅长闲聊的人来说,会面临三大困境:
情境性缄默症
他人关注
他们只是他们
所谓的情境性缄默症,简单来说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完全融不进话题,只能保持沉默的状态。同时让人恐惧的还有来自他人的关注,这份他人的关注,说到底,是因为在我们眼里,“他们只是他们”。
针对这三大困境,卡萝尔•弗来在书中是给了对策的。如果想打破情境性缄默症,那么在明确知道要面对的闲聊场景时,事先做点准备。比如,了解对方关心的话题,想想我们能与对方分享哪些个人经历。只要有一个切入点,闲聊也就比较好开启。
让我们浑身难受的“他人关注”,卡萝尔•弗来给了一个很形象的工具:手电筒。我们太在意他人的关注,是因为我们把手电筒照向了自己,如果把手电筒换个方向,照向对方,那么令人困扰的“他人关注”,也就能减轻很多。记得开启闲聊时,心中带上手电筒。
对社恐来说,也不是所有场合都社恐,在熟人社会里,就会是另一幅模样。舒适、侃侃而谈都是大概率出现的样子。为什么在熟人社会与其他场景,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因为在外,“他们还是他们”。如果“他们是我们”,那么,所谓的社恐或许就不存在了。
把“他们”当成“我们”,需要一点自我的语言暗示。比如,在心中默默地说“你在这儿啊”,又比如看到别人三五成群的,先在心中把自己也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也就是我也属于“他们”。关于“他们、我们”的说话,看起来有点绕,但这部分内容是《“没话找话”指南》中是最触动我心的。
既然是“我们”,那就比较自在,别说什么闲聊困难,也许话匣子会停不下来。除了打破闲聊的困境外,要是能遵循些闲聊原则会更好。
更好闲聊的三大基本原则
闲聊还需要原则吗?原先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卡萝尔•弗来在书中提到的一点,改变了我对闲聊的看法。尤其是害怕闲聊的人群,更是需要这一原则:有目标。
闲聊还需要目标吗?还真的需要。尤其是看完《“没话找话”指南》里的例子,会发现有没目标差别大了。有目标,能做出明确的改变,没有目标,会茫然,很可能就只是处于“想”的状态。
除了有目标,还要记得“边学边练”,并且对闲聊始终保持着一份“热情”。
有目标、边学边练、有热情,说起来很简单的内容,实践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坚持与勇气。有了遵循的原则,要是再来一点闲聊的技巧,那就更好了。贴心如克萝尔·弗来明,在书中给了闲聊的具体技巧。
来一点闲聊技巧
闲聊技巧,书中有两个立马就能用得上的:
• SOFTEN原则
• ARE守则
SOFTEN原则,属于非语言的技巧。对应的英文如下:微笑、肢体舒展、身体前倾、身体接触、眼神交流、点头。
这几个原则中,微笑挤一挤还是容易做到的。虽然一开始笑起来可能看起来像假笑,但笑多了,总会变得自然。肢体舒展、身体前倾、眼神交流与点头,这些都能加以练习。在这几个技巧中,个人觉得最难的是身体接触。社恐人巴不得与人保持距离,主动与人进行身体接触,是个巨大的挑战。
记得曾经的一次,平日里只是打招呼的邻居,在超市里,忽然熟络地拉过我的手,开始聊家常。那一刻,我的脸色一定非常难看,以至于让对方顿了顿,放了手,双方之间的尴尬气息在流动。
道理总是容易懂的,实践一步一步来吧。想让闲聊更好地进行,先把SOFTEN原则中的其他几步做到,最后再来克服身体接触的难点。
SOFTEN原则属于非语言技巧,既然是闲聊,那么在语言上,自然也有技巧。克萝尔·弗来明给语言技巧取了“ARE守则“。
“ARE守则”指的是锚定事物,主动表达,鼓励发声。锚定事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稳定的三角区域——“你、我、它”。“你、我”好理解,这个“它”对应双方都能关注到的对象。比如同时在遛娃,眼前的“娃”,就是很好的聊天对象。同时在跑步,那么跑步就是可以开启闲聊的对象。
只要锚定对了事物,闲聊的开启也就不难了。接着是主动表达,双方交流的加深来自于信任,最快的信任建立,是先谈自己的一些信息。然后就是鼓励对方的表达,鼓励方式可以用3W1H,“what why where how”,问题一个接一个,闲聊也就一秒接一秒。
有了技巧,就够了吗?并不是,以上所有的内容,离不开最基础的部分。
写在结尾的话
所有的困境破解、原则遵循、技巧学习,其实,都建立在“生活”上。克萝尔·弗来明在书中说了一句极其直白的话“出门去,哪怕喂鸭子也行”。
再困扰于闲聊也无济于事,最好的改变,就是先走出家门,找个人,开启闲聊。不管一开始的练习有多笨拙,多困难,先练习再说(嗯,这句话,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有时候,在闲聊上,孩子是我们天然的老师。小区里的一个男孩,堪称闲聊王者。看到我们走过,骑着他小小的自行车,会热情主动地邀请“我们能一起玩吗?”“我们一起玩吧!”
看,男孩一开口,就是“我们”。这可是克萝尔·弗来明在《“没话找话”指南》里,说了很多遍的秘诀呢。
跟着《“没话找话”指南》,找到闲聊的方法,找人,开聊!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