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教学勇气,实现自我成长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是一片看不够的景,是一腔抒不倦的情。寒假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在网上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呵护教师心灵》的研讨会,其中就有对话访谈本书作者帕尔默先生。这本书讲述了25位美国教师坦诚真实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自己超越职业中的恐惧、重拾对教育的敬畏、再次点燃教学激情的心灵故事。这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我们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这本书更多的是从心灵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作者一直强调这样的观点:“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全。”自身认同就是承认自己是被“矛盾、综合、动态、关联”的力量所造就的有限整体;自身完整意味着我的使命带领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精华喂养自身成长。但是,这种“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全”多么难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当感到信念被毁时,当感到负担过重时,当感到孤立无助时,当感到底气不足时,要如何重拾教学勇气呢?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透过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教师职业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我更在意教育的意义,所以才会不断的反思,不断地调和。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是教学勇气的展现,一直坚持下去。我认为只有不断的自身认同才能不断造就一个个自身完整,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终身的学习——实践——学习才能达到的。读书也如作者谈的教书一样,是需要“自身认同”的,只有我们内心认同了的书,才能对我们发挥作用。“一切阅读都是以自身底色作基础。”能够进入心灵的阅读才是愉快的有效的阅读。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最令我愉快的是,时时都有美丽的风景。如作者关于“恐惧”文化的论述,对教学实践中六大悖论的诠释,对教育改革计划的论证等。    要成为一名有勇气的老师,就必须是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并不短有困惑涌出的教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办法,再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检验,这样一个闭环过程反复循环,最终成为有勇气的老师。而真正好的教学是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而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都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来实现的。也就是教学勇气的形成,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内部世界的真实性可以给予我们影响外部客观世界的力量。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生活被那些具有教学勇气的教师所改变。这句话惊醒了活在梦里的我,拥有教学勇气,展现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实现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自我成长!一个好老师的能力往往体现在能让学生对学科本身感兴趣,感受伟大事物的方式,不是教给学生生物知识,而是教导学生成为生物学家。这是让好的教学在伟大事物周围鲜活起来的方式。但是,一个伟大真理的对立面却有可能是另一个伟大的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一个伟大真理的诞生不正验证了这句话吗?所有的伟大事物不都源于勇敢地开始?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我能做的事。这是我对当下教育的认识和做法。当你真的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它既是一种福赐也是一种诅咒,一次播撒种子的过程。在教育中,在学校里,在课堂上,作为老师,你的心灵必须有诗和远方,心里有爱,眼里有光,口吐不一样的烟火......若结局非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作为边远山区小学教师,只有重拾教学勇气,尝试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教学方式,为自己遇见的每一个学生尽最大可能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在反复阅读《教学勇气》一书的过程中,我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动,惊奇于这本书丰富的资源。我会继续阅读,继续发现,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宝藏,共享这美妙的教育经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