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教研时,我们部终于迎来了省级培训专家李学红老师。
李老师个子娇小,朴素近人,她在讲的过程中,对于书本中的知识信手拈来。比如在说到概括文章只要内容这个语文要素上,李老师指出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语文要素就是让孩子学会找出关键句,先要读懂每个句子,再找到有没有一个句子可以把这几个的信息都包含,仔细阅读就发现“这里是鸟的天堂”是整段的关键语句;那在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中,《精卫填海》的语文要读就是要找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到高年级后这一语文要素体现在《小英雄雨来》中,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本中的语文要读是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
之后在座谈中,李老师指出设置真实情景的重要性,语文就是应用于实践的综合性学科。要让孩子们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同时,李老师肯定了阅读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尤其是我的阅读树,让孩子们扩大阅读量,进行海量阅读。以后在阅读课上,可以打破课程时间设置,开展更具有实践意义的阅读活动,比如,学生带一本喜欢的课外书,和大家分享,课上自己找喜欢的地方阅读,让阅读行为个性化。在开展活动方面,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校的老师让李老师推荐一本书,李老师推荐了一本老舍的《正红旗下》,李老师就想看看孩子们是怎样从不爱读到喜欢阅读的。首先李老师让孩子们阅读这本书,很多孩子不喜欢这本书,李老师给孩子们分组,不懂的俚语自己去查,最后分小组汇报,可以用ppt展示讲解,可以写成小论文,也可以编排课本剧。之后孩子们就开始展示,真是效果很好,每个读书小组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后正好是五一,有些孩子就去到北京或济南参观老舍故居,回来后做成了分享视频。还有一个巨大的惊喜就是一个孩子去了北京人艺看了《正红旗下》的话剧,非常震撼。回来后他们又自己写剧本,自己排演,最后在学校展出,轰动一时。这个教育故事深刻的启发了我,阅读活动要深入人心,就必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综合性实践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收获阅读的喜悦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