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使春天变得寂静,许多色彩梦一样流淌,河大的校园笼罩在烟雨中,今天是在河大学习第3天,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优美雅致的学习环境,喜欢上了这里青春洋溢的学习氛围,爱上了这里简单充实的书香生活。
8点10分,大约50个学员已经来到教室,在静静等待着还有20分钟就要开课的学习,我的同桌岳小娟在聚精会神地写着昨天课堂诊断课的体会,已经写了600多字了,还在写着……
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的金诗彧给我们带来了《守正创新,精业笃行——关于如何上好统编教材语文优质课的思考》的精彩讲座。
善于学习、总结的金老师的课深入浅出,既有对怎样上好一节语文优质课的理论指导,也有结合大量课堂事例的实践经验,在如沐春风的讲解中,昨日课堂诊断课中已经获得的经验再次明晰,似懂非懂的迷雾逐渐散去,我顿生“原来如此”的感慨。
金老师从统编教材的总体特色、统编教材的七大创新点、语文教学要增强“六个意识”、备课时要把握“四个用好”、统编语文教材优质课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给我们分享怎样上好一节优质课的方法,也引发了我对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的思考。
一、教师站位要高
语文教师要高屋建瓴,知道统编语文教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总体特色,从整体上把握统编教材要坚持的四个标准、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采用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系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讲究识字写字教学的科学性、提高写作教学效果,增强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科研意识,从整体上明白语文编者意图,有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意识……
语文核心素养指基本的知识、必要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是弱化策略、淡化文体,是造成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重视文体意识。
教师只有站得高,才能对教材理解得深,才能不仅仅是为教书而教书,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能认识到自己拿到的课本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考虑单元、课时教学目标,这一课和单元、整本书、年级教学目标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从而教学目标序列更清晰,梯度更明显,达到螺旋上升。
二、备课大有学问
我们都知道精心备课,怎样精心备课?昨天我们通过课堂诊断已经有零散的认识,但还不系统,金老师的分享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要用好教师教学用书,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掌舵。因为教师教学用书既告诉我们“教什么”,也告诉了我们“怎样教”的问题。
落实语文教学因素,要用好课后练习题。课后习题是我们制定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可具体操作凭据。
全面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必须要用好“快乐读书吧”。可以采用多文本阅读、图书漂流、读整本的书、填写阅读存折、召开读书会、发动家长、分小组等方式开展读书活动。
教材插图,为语文教学助力,教师要关注插图和文字相比不可替代的作用。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情,做好单元整体备课,注重语文要素和学法指导,培养阅读兴趣。
正确解读教材要关注单元篇章页以明确语文要素,用好课后练习题,适度的文本细读。
具体、实际、准确是目标制定的注意点。
有效读书的策略是指读得适时适度,富有成效,如初读时采用自由读、轻声读,精读时采用指名读、默读或分角色朗读,总结升华时采用诵读或齐读。
最佳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这样做: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自主探索,合作研讨——展示提升,点拨归纳——练习巩固、总结反馈——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三、反思助力能力提升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是回溯自己走过的每一节课,看看得失,在反思中提高。
金老师提出的“你想到哪里去、你怎样到那里去、你是否到了那里”三个问题,告诉我们确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过程,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看自己达到了语文教学“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悟其渔识”的哪一个境界?
根据课堂现象进行教学反思,修订完善教学设计,寻找教学预防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在做学生调研中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重新设计教学的生长点,寻找新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反思可以是三言两语,可以是长篇大论,可以是整体概括,也可以是对某个点做针对性的探讨……但一定是真实的想法,是课堂生发出来的有价值的点滴经验教训。积少成多,坚持记录,我们的教学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细节决定成败,厚积方能薄发,优质课的炼成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做教育,认认真真来提高自身素质。
细雨滋养着河大校园,金老师娓娓道来的指导,拨云见日,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