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大海如果的温柔?是山河荟萃的岁月,是兼容并包的胸怀,还是自归于宁静,自迷于诗情?
亲友团大年初一去了月亮湾,见一见久违的大海,到沙滩上走一走,吹一吹海风,不过两三个钟,照了几张相,留下一串杂踏的脚印,就匆匆忙忙回来了。因怕路上塞车,甚至连海鲜的味儿也没有尝到。
我来看海,选的是悠闲的日子,且要住上两三天,睡在海边,来回走在沙滩上,静静的看,慢慢的看。面对着一片碧水蓝天,面对大海的浩瀚无垠,宽博无边,是心之所向,心之所愿。我喜欢大海,喜欢鸟飞鱼跃、波涛船影。我喜欢看海上的晚霞,染红了粼粼波光,醉了夕阳,渐渐隐没在海岸线的大山后面。我想大海也喜欢我,喜欢我如此潜心陶醉,安静了时光。
我的家和大海其实只隔着一座大山。小时候因交通闭塞,只知道小贩担来的粗盐和咸鱼打从山那边过来,却不知道山长水远,与海边相距一百多公里,小贩走得慢,走到我们这个村子起码要走四五天。晚上吃上一口满香的咸鱼,在睡梦中就能想象大海太多的信息。
但最初认识大海,还是读高尔基的名作《海燕》,那是中学时的课文。海燕在俄文里,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文中描绘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时的壮丽场景。”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看吧,这是愤怒的大海。愤怒早已潜藏于善良的人民心中。”
让人料想不到的是,第一次与大海靣对面,竟是在风暴之余。当日过午,我们来到上川岛飞沙滩景区门口下车,猛觉海风呼啸,刚刚撤离的台风余威犹在,强劲的海风挟着细沙,打在脸上如被蚂蚁轻咬一口微微生痛。走近海滩,涛声怒吼,两三米高的海浪像怪兽一样气势汹汹扭曲着身躯翻滚而来,轰然一声涌上沙滩,吐了一地碎沫。海滨路上到处都是残枝败叶,一片狼藉。本想着一踏足海岛,便跃身海中,痛快畅游,青春作伴戏浅海,不负梦想不负卿。此时只有怅然对望,一任海浪在沙滩上肆虐。
当晚住在海边别墅。闻着海潮氤氲的湿气,听着海浪澎湃的声音,想着来时大巴车爬过的山崖,依稀看见学生举着丛林般的标语,慷慨激昂而来,队伍中有人爬上大巴车顶,举起扩音器,高喊“打倒官倒,反对贪污腐败”……风声雨声,席卷而来。漆黑里空洞洞的没有星光,一夜难眠。
后来看海看得多了,在海滩上走了无数遍,游泳时也呛多了几口海水,才渐渐明白,海滩上并没有什么斑斓的海贝,海的味道是苦的,咸的,涩的,如同母亲流过的眼泪。
不知世道人心,那知江河日下。是大海敞开博大的胸怀爱我容我,才成就了浩瀚无边的壮阔,以及任我驰骋想象的自由。
面对大海,油然想起海子。海子是卧轨自杀而亡的。但我情愿他是来投海,为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而殉葬。人生在世,虽不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寓理想者,多是乘桴浮于海。
栈桥临涛枉顾影,陌路风尘空怅望。
绿叶枝头别梦去,翠楼红妆只茫茫。
人生苦短,我们努力想要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在黄昏的余辉里,遥远的海,涛声如故,每一个生命仍在竭力地歌唱。
面对大海,置酒下榻,聊起世事,如听大海絮语,人生边上有故人。
面对大海,朝朝暮暮,时光永恒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