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47 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亹(mén,同“虋”)冬。
【译文】
再向东北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条谷山(在今山西境内),山中的树木多为槐树和桐树,草类多为芍药、天门冬、麦门冬。
【原文】
5.48 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译文】
再往北十里有座山,名叫超山(山西省境内太行山和中条山之间的山川),山的北面有许多灰白色的玉,南面有一眼泉(本书记载的山之所有皆为自然事物,而井是人工开挖的,所以这里的井应当指泉眼下陷而低于地面的水泉,因行似水井而得名),冬天有水,夏季则干枯。
【原文】
5.49 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chūn)木,其草多芃(péng)。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成侯山(在今陕西省境内),山上长着许多椿树,草类多是秦艽(jiāo)。
【原文】
5.50 又东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垩。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朝歌山(今河南淇县)。山谷中有很多优质垩土。
【原文】
5.51 又东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锡。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槐山(在今山西稷山县南),山谷中有很多金和锡。
【原文】
5.52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译文】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历山(即为中山首经中的历儿之山,在今山西省阳城县和垣曲县交界处),山中的树木多为槐树,山的南面有很多玉。
【原文】
5.53 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jīng)。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
【译文】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尸山(可能在今陕西洛南县北),山中有许多灰白色的玉,山中的野兽多为麖(马鹿)。
尸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许多美玉。
【原文】
5.54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榖、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译文】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良余山(一说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南;一说在今河南卢氏县境内)。山上有许多构树和柞树,没有石头。
余水发源于此山的北面,向北流入黄河;乳水发源于此山的南面,向东南流入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