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关于亲子教育的文章,里面有一部分提到子女父母感情并不对称,大部分人们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一些。通常情况下,亲子之间的感情往往是不对称的。“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岂无千里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都是对这种情况的绝好描述。事实上,除了这些充满感情的文学性的刻画,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也认为父母爱子女胜过子女爱父母。关于其中的原因,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对与这种不对称有两种解释很有趣。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这主要是因为:子女是父母的作品,父母是子女的创造者,所有人都更喜爱自己的作品;作品属于作者,而作者不属于作品,或者不大属于作品,创造者亲近其作品胜于作品亲近创造者,而且父母比子女更了解子女是他们的孩子;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子女一出生,父母就爱他们,但是子女要到具有了理性和感知以后才会爱其父母。
张祥龙教授认为:“亲[对]子之慈爱是‘顺流而下’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顺势而下、从源到流的。相反,子[对]亲之孝爱则是‘逆流而上’,并在这个意义上是从流到源,或反本报源、慎终追远的。”正因为父母爱子女是顺流而下,而子女爱父母是逆流而上,所以父母爱子女要自然得多,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父母常常毫无保留地把慈爱倾注于子女,而子女对父母的主动孝爱则需要通过教育(包括生活的教育)才能达到。张祥龙教授还从时间结构上阐述了孝观念晚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一个人做了父母之后,才会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慈爱之情体会更深,报答更切。养儿方知父母恩。
尽管这些思想家提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胜于子女对父母的爱,父母天然爱子女,子女在被抚养中亲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