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侯,同孩子的不当行为针锋相对是无法避免的事。如孩子打人、闹脾气,我们必须迅速介入。至于具体如何应对,则取决于孩子的成熟程度。
根据年龄有不同的方法让孩子可以消化规则并自觉遵守。我们可以先用制约的方式帮助孩子适应规则,然后让他们习以为常,最终内化为他们的品质和修养。
惩罚也许可以制止一种行为,也许不能,但肯定无法教会孩子如何用恰当的行为去替代不恰当行为。与其用惩罚的方式,还不如用问题本身去引导孩子自我反省,通过积极的方式面对和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表现不好,而我们知道那是因为疲倦,与其关注他们的不良表现,不如直接道出他们的感受:“你这会一定很累了。”如果他们为什么事情感到伤心,我们可以问:“你这样做,因为很伤心吧?”情感疗法的大门就此打开了。当我们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并走进他们心里。就可以向他们解释:“不管你感觉如何,都不该这样表现,咱们换一种方式表达你的感受吧。”这样可以教孩子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借题发挥地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