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廖争光已经活成了发光体,不仅照亮了自己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别人,给了别人光和热——题记
我的字很丑,常为读者签名,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写漂亮感到十分苦恼。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书法家充满好感和推崇。
鉴于工作原因,我身边的书法家、画家、音乐家、作家朋友很多——虽然都以“家”相称了,水平却也有三六九等。画家朋友我喜欢米巧铭,音乐家朋友我喜欢张天甫、汤俊,作家朋友我喜欢我自己,书法家朋友我喜欢廖争光。
在我认识的数十个书法家朋友中,廖争光是其中的佼佼者。喜欢他,不只是因为我和他都是湖南人,爱吃椒椒;不只是因为我和他都是长沙理工大学毕业,是公认的杰出校友;我有唯美唯才的偏激论观,喜欢廖争光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高和人品好——在我的书法家朋友中,廖争光的书法水平是最高的,人品是最好的,没有架子,有求必应,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有江湖豪侠气质。
由于喜欢,于是老向廖争光索要墨宝,他亦不厌其烦,有求必应。2021年底,我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生如夏花》。为了给书增光添彩,突然想请一个书法名家来题写书名,于是在一张空白的A4纸上,罗列了一长串书法家朋友的姓名,然后不断排除,最后圈定了廖争光。把想法对他一说,廖争光慨然应允,当天就给我题写了横竖两幅“生如夏花”。
2021年11月份,《生如夏花》上市发行,跟我预判的一样,在廖争光题写的漂亮书名加持下,封面果然熠熠生辉,很是吸眼夺目,一时间,很多朋友在微信里、电话中、饭桌上跟我谈廖争光的书法,并通过我向廖争光索要作品。他们都说“生如夏花”四个字,写得太美了,有“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一样的美。
我国很多传统知名企业,如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都向廖争光索要过墨宝。一些企业知道我跟廖争光关系不错,也经由我向他索要墨宝,如著名企业东阿阿胶。东阿阿胶厂门广场前矗立的“东阿阿胶”四个字就是出自廖争光之手。作为著名上市企业,东阿阿胶也是见多识广,人脉达三江,他们选用廖争光的字,没有其他原因,也只是觉得廖争光的字写得确实好。
当然,认为廖争光的字好得出奇的,还有在他生活的珠三角地区、生他养他的湖南老家。听说,珠三角的企业家群体,都以拥有廖争光墨宝为荣。有次在广东出差,听说过这样一个坊间传闻:某个企业家上午求了廖争光一幅墨宝,下午就被朋友以十倍价格横刀夺爱了。广东地区不少楼牌匾坊都出自廖争光之手。在廖争光老家湖南郴县乡下,受廖争光影响,整个村庄从老到幼,从男到女,爱好书法蔚然成风,水平都不错。
廖争光喜欢行书和楷书。字如其人,他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没有艺术家那种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这也是长期工作的需要和结果。廖争光是一个老师,先教数学,后教书法;先教中学,后教大学。1991年,廖争光从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水电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杨梅山矿子弟学校、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校、中山大学等学校教数学和书法。
廖争光从教数学转行到教书法,不是因为他数学教不好,他的数学造诣很高,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1993-1998年,连续五届六次获广东省青年数学教师比武、说课比赛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高校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青年数学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说课比赛二等奖。可相比于数学教学,廖争光更爱书法,在书法上的造诣更高,成就更大,现在还担任长沙理工大学书法客座教授、中国长征文化促进会艺术顾问等职,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展览并获奖,其中14幅作品被美国加州大学等图书馆收藏,数以千百计的作品被全国各大企业收藏。
廖争光认为,把字写好,是做好老师的本分,多年教书生涯,让他在书法上受益匪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下面看,不把字写好,廖争光觉得很丢人。廖争光认为自己的字,有两个鲜明特点,一个是传统,一个是流畅。
传统就是传承,就是从历代书法名家中汲取精华和营养。廖争光欣赏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柳公权等名家大师的作品,喜欢临摹他们的帖子。廖争光说,文化艺术,传承很重要,他不喜欢“站不稳就开始跑了”。只有博采众长,把大师的精华吸收了,才能功到自然成,厚积薄发,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自成一家是很多文化艺术大师追求的终极目标,自成一家就可以开宗立派了。不少欣赏廖争光书法作品的人,都认为他已经自成一家了。可廖争光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谦虚地说:我离自成一家这个目标还远着呢,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向历代前辈多学习,多取经。
流畅,就是挥毫泼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追求一气呵成,让作品浑然天成,天衣无缝,整幅作品看上去没有败笔。这是廖争光的创作态度,他对待创作很认真,没写好的作品,绝不拿出手。我曾经为朋友索要过廖争光的一幅墨宝,写第一遍,他不满意;写第二遍,他不满意;写第三遍,他还不满意……。但在我看来,他写出来的那些作品已经够好的了,找不出来什么瑕疵了,可他不这样认为,只要作品稍有瑕疵,廖争光就把辛辛苦苦的写出来的东西揉成团,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他就是这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幅作品;在廖争光看来,流畅,只有流畅,才能保证创作的激情和作品的质量。
搞文学艺术,光沉得住气,吃得了苦,耐得了烦,霸得了蛮还远远不够,得有天赋。高飞锐思想始终认为,三流的天赋加一流的努力,可以跻身二流水平;二流的天赋加一流的努力,可以跻身一流水平;一流的天赋加一流的努力,才能爬到金字塔顶。廖争光从小就显露出了过人的书法天赋,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因为字写得漂亮,廖争光被老师挑选出来,专门为班级、学校创办黑板报;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廖争光的书法开始渐露头角,在县乡市的书法比赛中获奖了;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廖争光就开始为街坊邻里写春联婚联了。
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打磨自己的书法作品,提升书法水平,廖争光把心爱的教学工作辞了,过得更加纯粹,更加简单,一心一意地研究书法,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看帖、临帖、会友切磋、收徒授艺,日子过得有滋味,生活过得有意义,岁月静好,无欲则刚。
廖争光是一个率性耿直的人,充满江湖侠客的豪气,跟其他书法大师有固定生物钟,每天要坚持练字创作一定时间不一样,廖争光没有给自己限定一天要在书法上花多少功夫,他灵活地经营自己,管理时间,时间多了,多看多写;时间少了,少看少写。这种灵活作息方式,让他在朋友圈人缘很好,左右逢源,为人处世,做事会友,做到了宾主尽欢——这种情商,在湖南籍文化艺术名家中并不多见。
鸟飞过,要在天空留下痕迹;人活过,要在大地上留下脚印。这种追求,就是让自己活成发光体,而不只是一味地索取。在练习书法之余,廖争光也收门徒,传道授业,培育书法幼苗。廖争光收门徒很有意思,有钱也收;没钱有天赋,也收。在教学过程中,廖争光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门徒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廖争光很自豪,不避讳地告诉笔者,他的门徒中,有些艺术水平甚至比他还高,这是让他感到最欣慰的事。看来,廖争光已经活成了发光体,不仅照亮了自己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别人,给了别人光和热。
2022年4月26日 北京右安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