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状况:本来一天的行程安排计划的满满当当,结果一件突发事件的出现把一切都打乱了,内心感到好沮丧;或者索性就不做计划,顺其自然,结果时间总是不经意从指尖划走,当回顾往事时总是怅然若失,充满后悔........
感觉真的好难,做计划太详尽却总是被突发事件打乱,不做计划吧,却总感觉在浪费时间!到底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有句话叫“如何对待每一天,就是如何对待你的一生”,有一定道理。
我们“漫长”的一生都是由每一天组成的,你对待每一天的态度就是对待一生的缩影——如果你每一天乐观向上,那你必定是积极奋斗的一生;如果你每一天哀叹抱怨,那你必定是充满悔恨的一生;如果你每一天心怀感恩,那你必定是内心充满爱意和温暖的一生.......
那我们到底该怎样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让时间轻易的溜走呢?
其实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
时间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可能抓得住,更谈不上管理了!就连二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都在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天每一天只给每个人二十四小时——86400秒,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它并不会因为你身份地位的不同、金钱的多寡.....会分配有所不同,这一点老天对我们是公平的。但是如何利用这86400秒却大有学问——你呼呼大睡是一天,高效工作也是一天.......
进行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对人进行管理!我们不能掌控时间,只能和时间做朋友,顺应时间。
我们每一天都要面临很多事情处理,每一件事情该投入多少精力、花多少时间这些是可以管理的。
我们可以将一天的事情按重要性和紧急性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
紧急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立即处理,比如电话铃响了,尽管你忙的焦头烂额,也不得不放下手边工作去接听。
而重要性和目标相关,凡是有价值的、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都是重要的事。
在上面的四类事件中,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需要立即处理,这类事件通常被称为“危机”或“问题”。很多人工作生活中像一名“救火队员”,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这类危机,忙于应付各种紧迫的任务。
如果你一直把处理这类事件放在首要位置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生活中总是充满处理不完的“危机事件”,其实这类事件很多都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不重要且不紧急事情经常作为我们逃避现实,放松身心的手段,比如刷剧、和朋友闲聊、打游戏.....
经常忙于应付紧急且重要事情的人在空余时间总是会赶紧放松自己。
可是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本来说好的就追剧半小时,可一不小心没刹住车,连看十几集,一抬头发现夜已深了,而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感到空虚、悔恨........可是下次还是会这样做,自己放佛走入了一个怎么也走不出的迷宫。
还有一些人将每天的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处理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自以为每天很忙碌而充实,在处理重要的事情,殊不知这些事对别人可能都很重要,对自己就不一定了。
这类人每天都在“讨好”别人,以别人为中心,丝毫没有自我。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1.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
高效能的人士总是避免去做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这两类事情对他们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上,这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样他们的生活就可以进入“正向循环”,而不是每天疲于奔命。
具体的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长期建立、撰写个人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
比如我每年的长期目标是精读50本书、创作50篇文章,每天都在日供一卒,进步一点点,当时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日积月累,这个习惯一定会让我受益终身。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书到用时方恨少。
彼得德鲁克——“高效能人士脑力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他们不会在各类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够防患于未然。
高效能人士都是长期主义者,他们都能保持足够的克制和耐心,懂得延迟满足,有长远的目标规划,并且坚定不移的去完成。
成功人士习惯去做失败者不爱做的事,他们当然也不喜欢干这些事,但他们让这种不喜欢服从于对自己目标的追求。——阿尔伯特格雷
2.敢于说“不”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的走好以后的路。
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敢于说说”不“的勇气,减少在无效社交上的投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个人成长有益的重要事情上来。
在生活中时刻要牢记你可以拒绝,有时可能拒绝的是生活中紧急的事情,也可能是很重要事情,虽然它们看起来不错,但是却可能妨碍你的生活。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懂得取舍。
3.做周计划而不是日计划
如果你订立的是日计划——把一天安排的满满当当,可是总是有意外事件的出现打乱你的部署,那时候你就会感觉好无力,做的计划流于形式,一点用都没有。
这是因为你做的计划缺乏弹性,没有'“反脆弱"的能力。
好的计划应该是目标明确,同时可以根据突发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我推荐做周计划。
首先,你需要确认角色。
比如我的角色作为个体——专注于个人成长。
作为别人的儿子/男朋友——做好陪伴和关怀,
作为培训师——服务好学员,提升专业技能。
其次,选择目标。
个人成长方面——订立周目标,每天写日记自省,每天早上朗读和阅读,进行跑步锻炼。
作为儿子/男朋友——适时的电话关心问候,有时间就去陪伴女朋友,每天及时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关怀她的情绪波动。
作为培训师——每天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制作迭代讲义,升级课程。
再次,安排进度。
具体就是给每一项目标安排实施的时间。
做周计划一般会选择周日,相对比较空闲,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思考。每天坚持晨起朗读和读书,睡觉前写日记。
每周锻炼3-4次。每周至少和妈妈通话一次,每周见女朋友一次。
当然你的周计划可以每日进行适时的调整,它是灵活的,一定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完成的事件。
但是知道了不代表做到,想的再多、计划再好,还是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落地。一起加油吧。
码字不易,欢迎留言反馈,点赞关注哦。如果您感觉有所启发,点个【在看】,转发给小伙伴。
感谢您的阅读,此致敬礼!!